古代的匾额

匾,又称匾额、扁牍、牌额等。“匾”字的古字为“扁”,《说文解字》释:“扁,署也。署门户之文也。”据清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称,早在汉高祖六年,萧何就题苍龙、白虎二关之匾了。

匾多为木制,也有绸质的。匾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协调、教化作用。在封建社会,除他人表彰的匾额外,更多的是他人所赐或自制的匾。

古代的匾还体现了古代文化的儒道互补精神,蕴含着天人协调的文化思想。这类匾多在学府书院、风景名胜,和起居休憩之所,如“南天门”之类。

匾在内容上还集中地体现了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在形式上,匾额比同类文化载体碑刻使用面广泛;与对联比,既可和对联一起使用,又可单独使用,且有对联没有的表彰作用。

本文留言

作者王传生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