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中国环境保护部星期二对外公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为此对外表示,普查公报公示了中国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普查公报共调查来自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近六百万个污染源。

耗时两年多和动用50多万人力的完成的中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得到海内外不少相关学者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肯定。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表示,普查公报值得赞杨:“至少知道中国目前污染的状况,对于下一步的监测、观测、治理典定了第一步。有了这个准确的调查以后的话,对于政府制定那些相关的政策,会起到科学的数据吧。”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星期二在相关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中央政府将会把普查公报的调查结果用于下一个五年环境保护计划, 相关部委正在着手研究征收环境保护税的可行性。不过,美联社星期二发自北京的消息说,普查公报的细节并没有对外公布, 只有政府和相关部委的官员才能看到公报的详细内容。

对此,美国南佛罗里达州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高级环境科学家薛世奎博士表示,中国政府现在不公开公报的详细内容,只是时候不到:“首先这只是一个过程吧。因为这整个调查的城市或者数字的准确性各方面需要一个过程。这个事情是要给一定的时间才能把这些具体的详细的情况才能公布。因为很多事它对城市啊,它的这些怎么做法了可能不太完善或者一些事情它需要一些完善、操作的步骤上面,如果完善的时候才公布,这个可能会好一点点。可能在中国还是探讨的这种阶段吧。”

薛世奎也认为,中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完成对中国环境保护具有十分正面和积极的意义。薛世奎还表示,现在普查公报完成了,下一步就要尽快采取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不要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公布了这些其实有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之后你就需要投资、需要一些各个方面的财物、财政方面的计划干什么。就说以后政府可能会对控制啊各方面会投一些经费。当然从整体的话会对经济发展的费用会有一些增加,但是这点是一定要做的。要不然的话,整个体系破坏到失去平衡之后,那个可能花的代价更大。”

当被问到对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前景看法这个问题时,薛世奎表示:“目前是比较糟糕吧。因为现状是比较糟糕。但是可喜的就是说应该是走到第一步,这是至少值得肯定的。但是目前的现状不是太正面的,说实话从现状讲的话,很多方面因为考虑到发展,考虑到成本各方面的话可能还有一些……, 特别是一些好多问题。”

中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虽然已经完成, 但有关环保人士呼吁中国政府尽快对外公布详情, 使公众可以查阅一系列污染数据。

本文留言

作者闻剑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