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体通胀正在浮现


就在中国政府将注意力从经济增长转向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中国出口大省江苏省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外界预计,中国新一轮上调工资即将来临。这可能引发中国通胀水平的普遍上涨。

中国的出口大省江苏省上星期将月最低工薪标准提高13%,至960元人民币,约合140美元。这是两年来中国首次调整最低月薪标准。

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地方政府一直不愿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免给陷入困境的企业增加额外负担。不过现在中国地方官员相信,出口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他们更加愿意解决工人们关心的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2月8日刊登文章说,江苏省上调最低月工资水平反映出,为了吸引中国春节假期后返城的民工,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报导预计,邻近的上海市将从4月1日起,将最低月薪水平上调至少10%。

同时,北京和中国最大出口省份广东的城市也在考虑在未来几个星期而不是未来几个月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而广东省人大代表甚至建议将最低工资标准跟消费者价格指数挂钩。

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成功帮助中国实现了保八的计划。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贷款政策在救助经济的同时也引起各方对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引发越来越多的担忧。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大约9·6万亿元。这些贷款不仅让股市和房市泡沫越吹越大,还带动消费者物价水平在去年11月的同比涨幅结束了负增长,当月上涨0·6%,12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水平更是进一步同比猛涨了1·9%。一些经济学家因此认为,这是总体通胀上涨的开始。

《中国经济季刊》出版人葛艺豪(Arthur Kroeber)对英国金融时报说,中国劳动力市场趋紧导致工资水平上升,这可能是发生工资通货膨胀的危险信号。

与此同时,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星期一在印度表示,中国在2010年争取将通胀率控制在3%左右,为此中国可能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最终提高利息率。

中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姚景源在星期一发表的文章中也建议,要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源头堵截货币投放量,抑制通货膨胀。

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1月18日已经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中国央行还在1月12日把一年期票据收益率提高了8个基点。上述动作都是为了通过抑制银行贷款控制通货膨胀。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央行的紧缩政策可能比预期的强劲,他们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3月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今年陆续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意在控制通货膨胀,但是否会抑制经济增长的步伐?经济咨询机构全球透视大中华区项目总负责人托德·李认为,中国在紧缩货币投放,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如果出口能带头增长,那么中国的GDP增长势头不会放慢。

“这要看中国的出口情况。现在投资的增长正在得到减慢,问题是如果投资增速继续减慢,出口是否能带头增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GDP总量的增长会继续强劲。”

穆迪经济网站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程旭预测,中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认为,即使中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今年的GDP仍然会超过去年。

“即使是中国有适当的加息和控制信贷,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会高于去年。因为国际环境的相对改善,还有消费者信心增强,企业家信心增强。所以,一定程度的加息对中国经济并不是一件坏事。”

全球透视大中华区项目总负责人托德·李认为,如果中国能够成功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就可以防止经济的再度滑坡。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