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星期一(7日)上午10时40分正式开始,来自192个国家的政府和民间团体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几千名与会者和观察员希望能达成一项抗击全球暖化的协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此前,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但此承诺将如何核实?备受外界关注。此外,民调显示,中国和美国的受访者认同气候变化非常严峻”的程度远低于受访23国的平均值。
中国态度受关注
欧盟高级官员周一说,美国和中国还没有提供足够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最后的谈判将主要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态度“。他们“涵盖了世界上排放量的一半”,“ 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减排)措施将是决定性的”,这位瑞典环境部长卡靖(Andreas Carlgren)表示。瑞典目前轮值欧盟主席。
据荷兰政府的尼德兰环境评估机构(EEA)报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此次峰会中国的态度备受关注。
中国官方媒体上个月报导,国务院已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无疑,中国又放一颗“卫星”。
不过,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之际表示,中国还有1.5亿人没有脱贫。并提到,中国的减排承诺以本国国情为基础,不受国际约束和国际核查。
华盛顿时报说,解振华表明中国上述目标时强调,中国加大减排速度,依然需要同环境和经济因素取得平衡。但有分析人士说,中国的GDP数字主要是指传统工业生产,减排将不包括农业或者运输行业的碳排放。该报再次提出,中国的减排承诺将如何核实?
法新社援引中国媒体社论的话说,尽管地球为大家共有,但是贫穷国家不能为减排买单,富国要主动出资。法新社说,中国的基本立场很清楚,减慢排放可以,但是速度和义务和发达国家不能等量齐观。
会议目标:就框架问题达成政治协议
据 BBC报道,为期两周的本次峰会将把主要目标放在签署一项对应气候变化的新协议上。周一早些时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布尔用“情况甚佳 ”来形容峰会。但哥本哈根会议最初预期的目标有所缩减。目前力求实现的是就框架问题达成政治协议,随后将达成具体的、具有约束力的条约。
德布尔说,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步骤,但他表示仍抱有信心。他说:“在气候变化问题谈判的17年中,还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国家一道达成这么多坚定的承诺。”他指出,单是这一点已经足够使这次会议成为一个转折点了。许多哥本哈根的居民当然希望本次会议能够真正成为一个转折点。气候变化问题在他们看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哥本哈根对于这次会议投入了很高的热情,几乎每个角落都有海报和宣传资料提醒人们目前危在旦夕的事物。而其中一个展览采取了一项不同的策略,以大型海报展示世界上一些美丽的景观──那些世界上尚存的荒原和野生动物。
这项展览旨在向即将抵达这里的世界领导人传达一个信息,以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这些美妙的景观。
民意调查
星期一早些时候公布的一份BBC国际台所做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担忧气候变化的公众人数远远少于其它国家。中国与美国受访者中认同气候变化问题“非常严峻”的分别只有57%和45%,远低于受访23国的平均值64%。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人们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矛盾情绪“更为明显”。
报告说,在中国受访的1千人当中,认同气候变化议题“非常严峻”的虽然只是刚过半数,但却有89%群众宁可损害国家经济,都要支持政府投放资源应付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中国的受访群众当中,49%支持峰会只采纳涉及“有序行动”的“温和方案”,希望北京政府采取“领导模式”的则有37%。
保安严密
在哥本哈根现场采访的BBC中文网记者沈平表示,开幕式早上会场的保安明显加强了很多,联合国警察和丹麦安保人员在会场外围已经设立第一道检查,只有持有大会证件的人才可以进入安检大堂,接受正式的X-光检查。
气候会议原定在当地时间上午10时开始,但直到10时30分,与会代表依然继续鱼贯入场。
沈平指出,这次气候会议受到各方关注程度空前。这次主办方原本预料会有2千名媒体记者前来采访,但是在开幕前几天就已经批注了3千5百名记者的申请,大会不得不暂停登记。虽然最后真正前来哥本哈根的记者人数应该没有这么多,但这个破纪录的数字已经反映出这此气候会议的重要性。
除此以外,气候会议场外有两个小规模环保团体举行示威活动,人数大概只有20人左右,他们都呼吁在本届大会上签订协议,挽救地球。
环保团体“地球之友”在会场外树立一座冰雕的丹麦著名雕塑──美人鱼,敦促人们关注气候变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此前,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但此承诺将如何核实?备受外界关注。此外,民调显示,中国和美国的受访者认同气候变化非常严峻”的程度远低于受访23国的平均值。
中国态度受关注
欧盟高级官员周一说,美国和中国还没有提供足够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最后的谈判将主要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态度“。他们“涵盖了世界上排放量的一半”,“ 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减排)措施将是决定性的”,这位瑞典环境部长卡靖(Andreas Carlgren)表示。瑞典目前轮值欧盟主席。
据荷兰政府的尼德兰环境评估机构(EEA)报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此次峰会中国的态度备受关注。
中国官方媒体上个月报导,国务院已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无疑,中国又放一颗“卫星”。
不过,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之际表示,中国还有1.5亿人没有脱贫。并提到,中国的减排承诺以本国国情为基础,不受国际约束和国际核查。
华盛顿时报说,解振华表明中国上述目标时强调,中国加大减排速度,依然需要同环境和经济因素取得平衡。但有分析人士说,中国的GDP数字主要是指传统工业生产,减排将不包括农业或者运输行业的碳排放。该报再次提出,中国的减排承诺将如何核实?
法新社援引中国媒体社论的话说,尽管地球为大家共有,但是贫穷国家不能为减排买单,富国要主动出资。法新社说,中国的基本立场很清楚,减慢排放可以,但是速度和义务和发达国家不能等量齐观。
会议目标:就框架问题达成政治协议
据 BBC报道,为期两周的本次峰会将把主要目标放在签署一项对应气候变化的新协议上。周一早些时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布尔用“情况甚佳 ”来形容峰会。但哥本哈根会议最初预期的目标有所缩减。目前力求实现的是就框架问题达成政治协议,随后将达成具体的、具有约束力的条约。
德布尔说,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步骤,但他表示仍抱有信心。他说:“在气候变化问题谈判的17年中,还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国家一道达成这么多坚定的承诺。”他指出,单是这一点已经足够使这次会议成为一个转折点了。许多哥本哈根的居民当然希望本次会议能够真正成为一个转折点。气候变化问题在他们看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哥本哈根对于这次会议投入了很高的热情,几乎每个角落都有海报和宣传资料提醒人们目前危在旦夕的事物。而其中一个展览采取了一项不同的策略,以大型海报展示世界上一些美丽的景观──那些世界上尚存的荒原和野生动物。
这项展览旨在向即将抵达这里的世界领导人传达一个信息,以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这些美妙的景观。
民意调查
星期一早些时候公布的一份BBC国际台所做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担忧气候变化的公众人数远远少于其它国家。中国与美国受访者中认同气候变化问题“非常严峻”的分别只有57%和45%,远低于受访23国的平均值64%。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人们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矛盾情绪“更为明显”。
报告说,在中国受访的1千人当中,认同气候变化议题“非常严峻”的虽然只是刚过半数,但却有89%群众宁可损害国家经济,都要支持政府投放资源应付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中国的受访群众当中,49%支持峰会只采纳涉及“有序行动”的“温和方案”,希望北京政府采取“领导模式”的则有37%。
保安严密
在哥本哈根现场采访的BBC中文网记者沈平表示,开幕式早上会场的保安明显加强了很多,联合国警察和丹麦安保人员在会场外围已经设立第一道检查,只有持有大会证件的人才可以进入安检大堂,接受正式的X-光检查。
气候会议原定在当地时间上午10时开始,但直到10时30分,与会代表依然继续鱼贯入场。
沈平指出,这次气候会议受到各方关注程度空前。这次主办方原本预料会有2千名媒体记者前来采访,但是在开幕前几天就已经批注了3千5百名记者的申请,大会不得不暂停登记。虽然最后真正前来哥本哈根的记者人数应该没有这么多,但这个破纪录的数字已经反映出这此气候会议的重要性。
除此以外,气候会议场外有两个小规模环保团体举行示威活动,人数大概只有20人左右,他们都呼吁在本届大会上签订协议,挽救地球。
环保团体“地球之友”在会场外树立一座冰雕的丹麦著名雕塑──美人鱼,敦促人们关注气候变暖。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哥本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