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苏沙巴文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这种藉助图案及色彩解读文意的稀有文字目前几已失传。中国学者呼吁当局要尽早保护这些"无字天书"。
中新社报导,2007年8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黄建明在四川凉山地区好不容易找到传说懂得尔苏沙巴文的87岁老人木呷诗布。但他失望地发现,木呷诗布意识已不清晰,无法对这种图画文字做出确定的解读。
报导说,过去3年来,黄建明和一个以北京学者为主的学术团队穿梭于中国新疆、西藏、广西等15省区,调查、搜集民族古文字。他日前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许多古文字在中国濒临失传,能读能懂的人越来越少。
1980年代初期,有科学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陆续发现几卷经书,其中主要的一种叫做"虐曼史答",意思是"看太阳的"或"看日子的",这种经书乍看之下像一套连环图画册。
报导说,这种"图画文字"共有200多个单字,人们在利用它看天气的时候,必须加进大量的词语才能念出完整的句子;其中色彩也是可以表达意义的,如白色代表"金",绿色代表"木"。它当然不能如实地记录尔苏语,遂成为无法解读的"无字天书"。
中国已知数十种古文字中,黄建明认为,藏文、蒙文文献保存在寺庙,得益于宗教力量受到保护,满文则以国家档案的形式得到最大程度保存;而彝文、纳西文、水书等文字因祭司延续使用,保存在民间,但他们对文字的掌握已经远不如过去。
2006年,以中央民族大学结合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等机构学者组成的学术团队取得官方经费,用3年时间完成对31种常见民族古文字的调查、实物搜集,今年10月底首个中国民族古文字陈列馆在中央民族大学开馆。
黄建明指出,为保护而保护,古文字终归要消亡;如果在生活中得到应用,记录现代生活,古文字还会发展。例如藏文,不仅在西藏、四川等地藏区广为使用,藏族学生拥有数学、物理等本民族文字的教材,可以以藏文回答大学考试试卷,近来更发展出藏文计算机软件,使藏文进入数字化时代。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