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利益摆不平 缅甸恐爆全面内战

缅甸军政府与掸邦第一特区果敢族军队的战事似乎愈演愈烈,这背后牵涉到缅甸国内政局与族群问题,乃至中国在缅甸的能源战略布局及中缅关系,问题极复杂。分析家担心,如果战事持续下去,其它少数民族团体将会被拖下水或被迫选边站,届时很可能会演变为全面性内战,中缅关系也会动摇,局面将变得不可收拾。

军政府兴战 意在中央集权这起战事的导火线,表面上是缅军在八日突袭果敢特区主席兼同盟军领袖彭家声的住家,而彭的军队也开始动员,最后缅军与背叛彭的副司令合作,二十五日将彭部队逐出老街市。但实际上,是军政府向同盟军施压,要求他们在二○一○年缅甸大选前,加入由政府控制的边防军,以避免影响选情。军政府也希望利用果敢同盟军内部分裂,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缅北少数民族 捍卫自治权 缅甸在和武装少数民族签订停火协议后,少数民族团体各自在缅北割据势力范围,而且普遍担心丧失对于辖区内木材、玉石、宝石甚至海洛因与安非他命的高利润贸易控制权,因此已有共识要共御政府军。目前果敢同盟军已和火力最强大、拥有二万部队的佤邦联合军结盟。

一名分析家指出,果敢战事已不只是果敢自己的问题,这已成为普遍的问题,「所有武装团体都无法接受被征召为边防军,所有武装团体都有互相帮助的共识。」泰国清迈省帕亚大学当代缅甸政治学专家温明指出,缅甸明年将举行大选及通过新宪法,军政府希望藉由新宪推动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但少数民族不甘放弃赢得不易的自治地位,也害怕居多数的缅甸人把政权整碗捧去。军政府挑起战火,显然是希望在明年大选前立威。

在缅甸军政府与果敢叛军二十七日爆发激烈战斗后,中国外交部隔天即表态,希望缅甸妥善处理国内问题。这项声明颇不寻常,而且可能显示北京愈来愈担心缅甸军政府与少数民族军队的战事,会像毒品与艾滋病一样越界蔓延至云南省。

中缅关系向来友好。缅甸军政府把北京视为是少数的外交靠山,中国已是缅甸第四大外资,投资逾十亿美元。对能源需求若渴的中国,预料从二○一二年起,每年可从缅甸管线运送一百二十亿立方公尺天然气至云南省会昆明。此外,中国下个月将开始建造穿越缅甸的油管,以确保从中东与非洲进口的原油,得以避开拥挤且危险的马六甲海峡。

北京也重视与缅甸军政府的关系,且小心翼翼不卷入该国内政,特别是人权议题,主要在于不希望欧美也来批评北京的人权纪录。但分析家认为,缅甸国内近来的武装冲突可能导致中缅关系紧张。
本文留言

作者罗彦杰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