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找校长来,宜芳又吸不到空气了!」原打算先洗个澡稍作休息后,再到各个房间看看兴奋地玩了一天的学生们安顿的情形,但才搁下手提袋,即被杂着快速跑步声与呼叫声引出房门来......
前车之鉴早有准备
两天一夜的毕业教育参观,一向是三年级学生们最期待的外埠教学活动。行前,学校总会不厌其烦地叮咛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更由于前一段时间,南部某校学生毕业旅行夜宿时,有数字学生因为玩笑过头而出现急性精神症状,不约而同地感觉头昏虚弱、全身无力及无法自主的哭叫等症状,遂被紧急送医治疗的事件。所以,主任也严禁学生于旅馆里装神弄鬼地互吓对方。两周前宜芳曾咨询过我,因此,一听到宜芳又吸不到空气了!我心里基本上是有了个底。
旅馆于30年前是一知名的酒店,但目前房舍则已露老态,比较特殊的是,建筑物捱着山壁向下挖建地下数层,电梯按钮标示往二楼,一按之后,实际上却是往下走,此空间感倒置的情形,搭配上潮湿的地毯与通道间昏黄的灯光,我猜想,这会让宜芳觉得深有压迫感。我和宜芳班上住同个楼层,所以很快地赶到挤满关心同学的房间里了解了个大概:当钥匙打开房门后,行李都还提在手上,宜芳便敏感地听到浴室内有人盥洗的声响,另也直觉地认为洞开的衣柜里似藏有怪物,她吓得手脚发软,过度换气的症状于是又发作了;后来是同学背着她通过浴室的,此不安的气氛似乎也感染了周边的人!
蜜月套房大盘查
「宜芳没事,请大家原地站或坐着!」我以稳定且控制感十足的声音发号令,并走向衣柜前清楚地盘查起衣柜内的怪物来。衣架4支、备用棉被2条、藤编壁饰小畚箕1个,还有,又不是蜜月套房,亮度太暗的壁灯1盏!接着,我回过身去询问:「淑女们,有哪位愿意来做一下复查工作?」十来个孩子纷纷摇着头表示敬谢不敏,但也许是听我扯进了蜜月套房,大伙儿的焦虑指数大大地降低了。
随着,我推开浴室的门入内转了一圈后回报道:排水管里的废水还滋滋作响地窜流着,马桶水箱稍有漏水,要留意使用!总结一句话:「是没有怪物!」我刻意加强语气,并抓来一张椅子端坐在浴室与衣柜中间走道上,躺着休息的宜芳缓缓地坐了起来整理行囊,学生一看没事就各自散了。宜芳很快自发性地恢复了正常,特地走过来跟我道谢外,还不忘夸夸我很有胆量呢!
面对第三度发作
两星期后,在外籍老师的英语会话课堂上,她第三度发作,老师直抱着她到我办公室来时,宜芳有四肢僵硬、头晕、胸闷、心跳加快、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现象。她看过门诊,心肺功能检查正常,故而取药外,医生也教她使用塑料袋盖住口鼻,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藉以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现象,我粗浅了解,这方法仅能救急,因为没有触及改变宜芳对焦虑事件反应的老旧机转。辅导上,我拟陪同她修正「负向的内在语言」、建立「焦虑情绪的预警系统」、「图像冥想减压法」以及试着学习对焦虑情境有全新的反应模式。
经支持性语言安抚后,宜芳已回复舒缓的呼吸,藉此机会,我优先想改变她对自己急而浅的呼吸状况,因吸不到空气而产生缺氧的恐慌性认知;因此,我开宗明义地直接呛道:「宜芳缺的不是氧气,而是面对压力的方法!」「如果将我俩不让呼吸地同时投入深水池中,先昏厥的可能是我,绝非宜芳小姐!」当孩子还愣着时,我更补充道。为了证实我的观点,特向她班上借调来一位180公分身高,体重90公斤的篮球猛将张虎同学。
缓慢圆呼吸技巧
我要求张虎以同样浅急的呼吸法,连续急促地呼吸两分钟时间,只是一分钟不到,壮硕的张虎也出现了部分和宜芳相同的症状,其剩下的时间他放弃了。
「过度换气的症状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当然也可以被清除掉!」宜芳原本就是学行俱佳的学生,悟性好,一点就透行为谘商的理;认知上,孩子举一隅而三隅反,她了解自己确实是不缺氧,更和运动员拥有相近而强劲的心肺能力,提醒要缓慢圆呼吸就对了!「宾果!」我发出由衷的赞叹。
墙壁上挂着一幅有远山、溪流、板车、农家、小狗......笔触温馨、色泽清爽的西洋复制名画,我协同孩子将此幅画的布局,由远山而溪流、板车的顺序映像置于脑海中。当焦虑情绪又侵扰时,即刻调频,将现实的影像依顺序切换至恬淡的卷标画面来。冥思练习几回后,我没忘记告诉她,这是纾解焦虑情绪的下游工作,「焦虑预警系统」的建立才是重要的......
掌握正确的人生态度
「停!停!太有学问了,校长继续说下去,我的焦虑感恐怕又要转回来了!」孩子移开了话题,却再一次问我的胆量是怎么练出来的?我委婉地告诉她,其实每个人都是脆弱的,而胆量的确是可以磨练的;就如:过度换气的症状出现前,可以胆量十足地选择离开焦虑的现场!外籍英语老师的课程,当你深感压力的时候,于昏倒前先暂时离开教室也是可以的。高谈至此,孩子忽有所悟地站了起来,坚定地说,她该离开上体育课去了......
至高中三年,宜芳的过度换气症不曾再发作过,我和她都知道,起作用的不仅仅是「缓慢圆」的呼吸技巧,还有面对人生态度!
《看》杂志订阅网站http://www.watchinese.com
- 关键字搜索:
- 缓慢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