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两三年前山东鲁能被北京的公司私有化,北京那间公司是曾庆红、王乐泉、俞正声3家的太子党。现在只是在吉林翻版而已。
"财经"杂志2007第一炮
今年第一期的"财经"杂志封面故事"谁的鲁能?"再挖中国的财经黑幕,由于涉及七百多亿元的国家财产及重要政治人物,而目前正处于中共十七大前权力安排的敏感时刻,自然引起格外关注。
这个封面故事详细报导了山东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全国电力系统最大职工持股企业的鲁能集团,经过一年多辗转腾挪,庞大的企业王国已悄然易主,由"国有"改为"私有",两家北京私人企业"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以37.3亿的收购价,获得总资产高达738.05亿的鲁能集团91.6%的股份,而新公司董事会大部分成员仍为原来国企时的高层。可见这是左手转右手的把戏。
所谓"职工持股",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为加速电力建设而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因为它使到国有资产流失,2003年已被中央紧急叫停,正在善后处理。鲁能藉着这个"处理",将50家企业的职工持股"回收",再转卖给北京两间私人企业,从而完成"私有化",明显是错上加错。
他们敢于这样做,也正是因为有强硬的后台。虽然文章没有点明他们的背景,但是有报导他们关系到现任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两名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曾庆红与俞正声是太子党背景,加上利益丰厚的能源企业一向为李鹏家族把持,因此这场斗争会不会演变成中共党内派系间的惨烈厮杀,更应该引起关注。
目前这一期的"财经"杂志已经被有心人大量收购毁掉,避免流入民间,而各大网站也受到压力不准刊登这篇文章。鲁能内部则要求员工"统一思想和行动",确保"队伍稳定"。
"财经"杂志1998年创刊,以敢揭露财经界黑幕闻名。私有化是中国必由之路,但是如何能在尽量公平的条件下完成私有化,而不被一小撮权贵吞并而实现转型正义,是有良心的官员、学者、专家、媒体工作者所追求的,他们在目前道德沉沦的中国是少之又少,但是在茫茫黑夜中,我们仍能看到他们闪烁的火星。"财经"杂志与它的主编胡舒立及她的同仁们正是这样一些人。
2000年,他们的"基金黑幕"根据中国证券市场10年来第一份对机构交易行为有确切叙述的报告,对22家基金在沪市的大宗交易记录进行分析,指出证券基金存在大量违规、违法操作、巧取豪夺的事实,震动中国证券界。虽然他们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是中国高层也被迫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2002年12月号的《财经》又披露了广州市商业银行流失国有资产180亿元的黑幕。这条新闻惹怒了李长春。因为中共十六大刚开完,李长春刚刚进入最高权力的政治局常委位置,如果追究责任来,李长春难辞其咎。当时李长春还没有分工管意识形态,但是因为刚上任,还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透过中宣部长刘云山要"财经"的挂靠单位国务院体改办立即收回在全国发行的杂志。
其后"财经"也一直追踪周正毅案,一直到陈良宇案,更难为江泽民集团所谅解。这次得罪更高层的曾庆红及一批心狠手辣的太子党人物,处境将更危险。目前正处于胡锦涛、温家宝与江泽民、曾庆红为十七大权力安排开展激烈攻防的时候,揭黑幕、反贪腐也会与高层权力斗争纠缠在一起。胡、温如果不利用舆论与民气,推行真正的政治改革,而只是玩玩民主牌、反贪牌,那不但无助于中国的进步,他们自己恐怕也要葬身在共产党这台绞肉机里。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所做的评论2007-1-17)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吉林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