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之后的天安门:杀20万保20年中共稳定(看中国配图)
关于"六四",20年里,中共千方百计要民众遗忘,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共本身,却从来不曾遗忘。每临这个屠城"忌日",当局都会记得,下令党政军各部高度戒备,调动大量警察与便衣,密布各地,以防不测;又会记得,总是以"装修"为名,将天安门,或者新华门,予以遮盖。
(文章只代表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更多的遮盖,是20年里刻意制造的"舆论"、加意放大的"争议",让历史真相,笼罩在云里雾里。于是,20年里,围绕"六四",便有种种奇特的"说法"或者"争议"。
" 说法"之一:"六四"镇压,带来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是,早在"六四"前,中国经济已经历10年健康发展和快速增长,在赵紫阳、胡耀邦、万里等人主政下,农村改革成功,基本解决了农民温饱;沿海城市开放,出口导向型模式确立。"改革开放",指的就是这10年,之后,不过是其延续。没有这10年奠基,就不可能有日后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
恰恰是"六四"屠城后,外资一度撤离,国际制裁降临,中国经济陷入停滞,甚至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直到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表示要重新回到对外开放路线,并公开表示后悔没有让上海开放。之后,上海被"松绑",沿海进一步敞开门户,外资激增,国际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中国,在八十年代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经济起飞。
然而,又是因为"六四"镇压,中国政治改革之路被封死,不受监督与制衡的政治体制,成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于是,一边高速增长,一边留下大量隐患:八九学生深恶痛绝的官场腐败,竟不受制约的大规模发展,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成为"六四"后中国官场的最大景观。与此同时,贫富悬殊,环境污染,天灾人祸,官民仇恨......都达于极致。单一追求增长指标,让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不必要的成本。
当有人津津乐道并沉醉于"六四"屠杀带来的中国经济繁荣时,仿佛炫耀口中滴血的馒头。中共贪官污吏,吃的是人血馒头,部分盲从中共的国人,吃的也是人血馒头,蘸着"六四"英烈鲜血的人血馒头!
" 争议"之一:学生不撤,导致中共镇压。意思是,当年,学生没有自动撤出天安门广场,遭致屠城,学生也有责任。此等"逻辑",恐怕也只有在中国,才有市场。纵观世界,各国都经常发生群众运动,游行,示威,请愿,抗议,集会,占据公共场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司空见惯;情绪所至,甚至堵路,烧车,上演警民大冲突;泰国示威民众,甚至动辄占领国际机场、议会或政府大楼(鉴于泰国已经具备民主制度,此等行为并不值得鼓励)。按照中共或者部分国人逻辑,所有这些,都应该以枪弹、坦克对付,血洗而后快。
与各国对照,1989年的中国学生,其示威和请愿方式,堪称最温和、最理性、最文明,在没有达到基本民主诉求前,不撤出天安门广场,竟何罪之有?
须知,任何群众运动,不管有组织或无组织,都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1989年因胡耀邦猝然去世而引发的中国学潮,具有更大自发性,并非一个或几个学生领袖所能整齐规范。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决定在可控的前提下,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不可控的成分,表现在微观上,比如观点缓急、行事风格、表达方式等;可控的部分,表现在宏观上,比如运动的方向,有志一同。
论及八九学潮,只要其方向是正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的民主与进步,纵然其中有所瑕疵,运动本身就不可能被否定。而不管持何种理由,作为屠杀者,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当局,是真正的和唯一的罪人。
有人又具体到某个或某几个学生领袖的言论上,来证明当局开枪的"合理性"。须知,任何阵营中,都有激进派与温和派之分,何况骤起如狂飙的八九民运?何况那些学生领袖,不过是20或者20出头、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即便有表达不周之处,又怎能与时年85岁、饱经世故、老谋深算、大开杀戒的邓小平画上等号?
以研究历史的角度,记录民主运动内部的纷争,细致到人与事,管中窥豹,热烈争议,或无不可,但以现实政治而言,尚无多大意义。因为,民主尚未实现,烈士尚未昭雪,暴政依然在位,迫害依旧进行,此时此刻,有什么理由?可以变换主题、模糊焦点、转移视线?
所有这类变换、模糊、转移,不过正中当权者的下怀,或者,本身就是当权者的阴谋,在台前幕后,兴风作浪,大展其厚黑术,指示其代理人,或撰写歪文,或散布谣言,或炮制电影,貌似公允,实则暗箭齐发,中伤民运领袖,更中伤民主运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陈破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