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表示中国实体经济受金融海啸影响大
"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目标与途径"论坛3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外国驻由或使领馆官员、中国境内外金融机构代表和中国境内外媒体代表围绕关乎世界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话题进行交流。中国发改委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发表演讲时称:"中国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当前面临着一些挑战。"他称,中国经济的变化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中国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发端于美国的这场危机演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由此形成的冲击波对中国经济也形成了巨大的危机,虽然中国金融部门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中国的出口、工业生产、经济增速回落、事业人数规模而言,中国可以说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当前中国面临着一些挑战。
第一、外需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这个回落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中国的顺差还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是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减弱。
第二库存也在明显的增加,2008年年末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下降趋势仍然在持续,特别是主要工业产品钢铁、水泥、玻璃等等都出现了负增长,产能过剩局面更加严重。
第三、能源和电力生产急剧下挫。
第四、经济减速压力持续加大。从年度来看,下降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第五、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特别是沿海地区停产关闭的企业增加,2009年还有大学生611万毕业,城镇新增就业有1300万人,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第六、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明显降温。这对关联产业的影响非常大,比如说水泥、钢铁、铝合金等。
第七、企业的利润和财政收入都是在明显的回落,很多行业的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这是金融危机以来的脉络。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投资增长偏快,信贷过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中国2001年的顺差规模达到1000亿,2008年就接近了3000亿,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导致产能过渡扩张。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变化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回顾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进入了升值通道,通胀压力加大,当时考虑到了美元的低利率不能去大幅度提高利率,导致了这种银行资金的负利率,就促使了股市和楼市的升温,2007年下半年由于通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冲击中国,进一步增加经济了压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