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国经济简单的事实 深重的危机(图)

在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之中,中国似乎处于危机的边缘。正如有官员所说的那样,我们无需担心金融机构破产,无需担心国家负债到期无法偿还,中国的问题不过是外需不振,只要运用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必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复苏,甚至有些人现在就已在憧憬中国经济走势的所谓V型反转。但我认为,在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下定论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几个事实:
       
首先,随着西方负债式消费模式一去不返,过去海外订单源源不断涌向中国的情景在未来很难再现。即使中国外销的很多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外国人不得不购买,但其需求的增速亦将大大放缓,不足以拉动中国外向性经济继续快速成长,更不用说那些在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可有可无的非生活必需品了!不仅如此,这些低端的生活必需品在生产方面可替代性很强,越南印度等国都要挤进来分一杯羹,在与它们的竞争中,中国最终能够保有多少份额还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一旦外需不振,中国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带动内部经济成长的发展模式也将陷入困境。外向型企业取得不了利润,与其相关的各类人群的收入必将大受影响,而这些人恰恰又是中国最具购买力的消费者。可以想见,如果他们的收入萎缩不前的话,沿海地区的楼市、车市和中高档消费品市场都将遭受打击,这无疑又是提振中国内需的一大障碍,并会随着危机的延续而逐日加深。从这个意义上讲,期望内部市场与外部危机相隔离,根本就是一种幻想!
       
再次,中国早已面临着马克思所说的源于分配不均的生产危机。也即由于财富分配的极度不平等,企业对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了社会大众的购买能力。在以往,这种分配危机仅仅只是隐性存在,因为中国企业有着庞大的海外消费市场,国外消费可以代替国内消费。但现在海外消费市场显然已经不能再消化超出中国内部购买能力的这部分产品,而中国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又决定了促动民众扩大内需必须以改变现在的财富分配格局为前提,而后者的实现难度可以说人所共知。
       
最后,现在大家都将眼光聚集于政府,期盼能够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但是请记住,凯恩斯主义从未得到过事实的验证,所谓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也仅仅只是理论的假说。政府的投资行为,至多只能减缓一点危机时的痛楚,而在创造财富和需求方面永远不可能比得上市场本身有效。如果中国市场经济的自然供需无法恢复平衡,政府投资只会浪费掉本可用于改善民生的资源,而不可能拯救中国的经济。
      
综上所述,在这次世界性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所遭遇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再持续下去,最为关键的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自发动力正在愈益减弱,如果不能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与衰退并非没有可能。但就像经济危机是不可预见的一样,中国经济到底走向何方也不可预见。中国经济究竟能不能够克服上面的这些问题,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