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侵吞经费已成风 中国科教兴国化泡影

 2009-03-19 21:2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6

震动全国的浙江大学学术腐败案愈滚愈大,随尠愈来愈多黑幕被揭露,外界发现这件事远非几篇论文造假那样简单。它除了揭露出内地学术研究的浮躁之风,还爆出了内地学术研究的一个潜规则,这就是由于管理溷乱,国家投入的巨额科研经费并没有真正用在科研上,而是被一些人中饱私囊。

有内地媒体最近披露,浙江大学涉及论文造假的课题组,手中握有数百万元科研经费,而除了十几篇造假论文外,这个课题组并没有产生任何科研成果。这就是说,国家投入了数百万元的科研经费,最终只得到了几篇酿成国际丑闻的造假论文。

显然,炮製这些造假论文只需要编造几个数据,不可能花费如此巨额的科研经费。那麽,数百万元科研经费又去了哪里呢?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浙江大学至今没有回答。教育和科研主管部门对这一问题更是噤若寒蝉,闭口不谈。

浙江大学论文造假、数百万元科研经费去向成谜并不是个别现象。在内地学术界,以各种名目侵吞科研经费早就是「国王的新衣」,成为学术圈内一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早在两年前,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就曾爆出内幕,一旦科研经费拨下来,就再也无人监管,掌控科研经费的人可以用来买车、买电脑,还可以用来游山玩水,用来请朋友吃饭。总之,吃喝拉撒睡都能用科研经费报销,甚至连家里孩子买支铅笔都能报销。

科研经费缺乏监管

产生这种溷乱局面,根源在于管理滞后。多年来,中国科研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内地学者也一直抱怨待遇过低。近几年来,随尠经济实力增长,中国开始加大科研投入。今年一月,国际科研观察组织发表报告指出,中国的科研经费已经达到一千零一十亿美元,高居世界第四位。


但令当局尴尬的是,由于缺乏监管措施,这些投入大都没有用到科研上。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科研经费中真正用于项目本身的仅佔四成左右。因此,高投入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中国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令人感到羞涩。

不过,高投入也不能说一点效果都没有,中国学者的腰包由此先鼓起来,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今年「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直言,很多学者把科研当成了致富的途径,他们醉心于申请课题,用来提高自己的收入待遇,却很少真正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由于管理溷乱,监管滞后,内地科研界屡屡闹出丑闻,前两年上海交通大学就曾爆出数亿元科研经费被诈骗的惊天丑闻,但两年过去了,有关部门却仍採取鸵鸟政策,不仅对监管漏洞置之不理,反而还百般辩解,以至于各式各样的学术丑闻到现在仍然层出不穷。

如此发展下去,中国的科研将成为建在沙丘上的高楼,摇摇欲坠,而当局一直追逐的科臈兴国梦想,也将真的成为一个美丽的梦,永远不可能实现。

来源:太阳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