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工程院:浙大论文剽窃事件属实

 2009-03-08 02:4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工程院6日就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论文剽窃事件向媒体通报有关调查情况。经调查,论文剽窃一事情况属实,李连达院士的署名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擅自署上去的,他对这一剽窃事件负有疏于管理、教育不力、监管督查不严的责任。
  
据大陆媒体报导,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杜祥琬介绍说,中国工程院于2008年12月收到有关此事的投诉,经调查,浙大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论文剽窃一事情况属实,剽窃证据确凿,各方认识一致,剽窃者供认不讳。
  
报导说,论文剽窃情节严重,多篇论文剽窃造假,盗用其博士生导师的研究结果,一稿两投,擅自署他人名字,擅自署基金支持等,属多重学术不端行为并发。
  
关于论文署名中浙大药学院院长李连达院士的责任问题,杜祥琬说,通常情况,论文每位署名作者都对论文负有责任,具体负什么责任,要根据基本原则具体分析。从目前浙江大学及有关方面调查的结果看,贺海波论文上李连达的署名是在李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擅自署上去的。但李连达曾是贺海波博士后期间的合作导师,又是学院的院长,对这一论文剽窃事件至少负有在科学道德建设方面疏于管理、教育不力、监管督查不严的责任。同时,发表论文署名缺乏严格的手续 和制度。
  
关于由论文事件引出的药品评价问题,杜祥琬表示应以药品主管部门的意见为准。“院士受聘在本专业领域的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在促进学、研、产结合的同时,也要把科学精神、诚信品格带到企业,公正、客观、科学地对待产品的评价,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杜祥琬说。
  
据介绍,工程院领导已就上述问题与李连达院士谈了话,指出他应负的责任和应接受的经验教训,李连达院士表示接受。同时,工程院对与此有关的情况将继续密切关注和跟踪。
  
杜祥琬说:“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不端行为多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一些科技工作者的造假、剽窃、包装等行为的发生是科技界的耻辱。上述论文事件并非一个孤例,这些事件被揭露并受到应有惩处是好事。”
来源:据大陆媒体报导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