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稳定花旗谈何容易

 2009-01-20 04:3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如果哪天早晨醒来再也不用担心花旗集团(Citigroup)了,岂不妙哉?

实现这一目标可能会是新政府的第一桩丰功伟绩。不过要制定一个方案解决花旗集团的问题──既不能打击银行类股,又不能白白送上纳税人资金──似乎很难。鉴于目前疲软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可能会再次伸手要政府救助,这个任务看起来越发艰巨。

花旗集团股价周三下跌了20%以上,与此同时该行信用违约掉期利差再次扩大,表明投资者的紧张不安并没有因为花旗打算大规模重组的消息而得到缓解。市场的反应是有道理的:尽管花旗庞大错综的银行结构加剧了问题,但这种模式并不是罪魁祸首。在问题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的过大敞口和过高的杠杆比例才是花旗集团的问题根源。

理论上说,布什政府看起来已经尽力给花旗集团时间进行重组。除了两次优先股注资总计450亿美元外,联邦政府还同意承担3,060 亿美元问题资产的一大部分损失。优先股注资的问题是它们的高昂股息以及在资本结构上的优先地位冲击到了普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因此,一旦投资者像周三这样人心惶恐,花旗普通股股价就很容易走势动荡。

一个谜团是花旗管理层为什么不就政府的损失分担协议作出更多解释。考虑到这个协议的规模,它可能会使普通股股东避免很多损失。花旗集团首席执行长潘伟迪(Vikram Pandit)应当在周五宣布业绩时,解释下政府会承担哪些资产。如果花旗表示这个协议适用于任何损失,那么投资者就会做出积极反应。

但如果投资者周五无动于衷,政府也有一些艰难选择。政府可以以慷慨条款向花旗提供更多救助,努力提振花旗股价。但这很难有合理理由应对政治压力。将在新政府中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席的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此前暗示,新政府不会对银行太仁慈。

稳定花旗的一个可能手段是政府收购该行数目巨大的普通股。这会在花旗资本结构中构建应对损失的第一道缓冲。但考虑到所需的普通股数量,政府可能最后会像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那样控股花旗集团。

令人惊讶的是,花旗集团的杠杆比例(有形资产除以有形普通股)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两倍以上。截至第三季度末,花旗集团的杠杆比例高达47倍,而高盛为21倍。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杠杆比例是26倍。花旗集团要降到这个水平可能需要增加350多亿美元的普通股。鉴于花旗周三的市值为250亿美元左右,政府提供上述资本就会最终控股花旗。然而,这种方法的风险在于其他大型银行也将面临暴跌厄运,因为市场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这些银行也将遭到同样的对待。这可能会迫使政府大举注资收购其他银行的普通股。

鉴于这种可能性,奥巴马政府很可能会放弃大举收购普通股的手段,尝试其他途径,就像政府可能向美国银行提供的损失分担协议。但除非该协议极度慷慨(这又会带来危险的政治后果),否则就可能又是一次权宜之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华尔街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