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制玉图』珍贵十二图解(上)(组图)

 2009-01-17 20:0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制玉领域最大的变化,是制玉工具的进步。过去靠双脚不断地登踏制造动力,现在换成了电动马达,过去切磨工具一分钟转几百转,现在一分钟能上万转。手工制玉虽更温润,但其费时丶费力是难以想像的。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是清光绪十七年「李澄渊」所绘《玉作图》,共 12 副。制玉图风格写实,记录描绘出制玉的主要步骤。每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绘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绘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注解:“碢”碾轮石,同「砣」。


一、捣沙和研浆

在这图里,站着的玉工用手拿着杵,一下、一下的用杵去捣,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细碎。另一位玉工坐在凳子上,面前放了一个好像炒菜锅样的大筛子,筛子的底有细洞,可以让细小的石沙漏下去,粗沙就留在筛子中,这样就可以把石沙按照颗粒大小分类。

院子里还有木桶丶木盆和毛刷,是将筛好的沙再用水泡着,泥巴之类的杂质,就会随着水漂流出去了。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石沙。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做「解玉沙」、「磨玉沙」。


二、开玉

还没雕琢的玉料叫做「玉璞」。它的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头。开玉,就是把玉璞外表别的石头削掉。在这张图里,有两个玉工,坐在大树下的凳子上,两人之间用木架架起了一个大玉璞。他们个拿着「大法条锯」的一端,你来我往的拉着这个条锯。条锯上主要用来切割玉璞的,只是一条钢丝。

钢丝是割不动玉的,所以在树枝上挂着一个茶壶,壶底有洞,壶里装的是黑石沙和水。混着黑石沙的水滴,一滴一滴的滴下来,滴到玉璞上,增加了大法条锯的锋利度。这样来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把玉皮子切掉。


三、扎碢

扎碢,即是利用碢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後,大片裁去多馀玉料,使玉器粗具雏形。

玉工坐在「旋车」前,旋车上架着的工具结构颇复杂。这组工具是用长木棍(又叫木轴)的一端,装上圆形的钢盘,这个钢盘就叫做「扎碢」。钢盘的周缘很薄,像刀口一样非常锋利。木轴上缠绕着两根绳子,绳子下端各系一片木板。这两片木板叫做「登板」。

操作的时候,玉工的两只脚轮流踏着登板,靠麻绳牵动木轴旋转。玉工用左手托拿着玉料,抵住正在旋转的钢盘的刃边。桌子的一端放着一个盛了水和红沙的盆子,玉工就用右手去舀沙,浇在玉料上。坚硬的解玉沙,配上旋转而锋利的扎边刃,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块或方条。


四、冲碢

利用「冲碢」这种工具,把方块或方条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份,「冲」成圆这个步骤也是坐在旋车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又叫做冲碢),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冲去玉块上的方角。经过这个步骤,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碢

利用「磨碢」这种工具来磨细玉器的表面。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锅」有些相似。但扎锅是薄而锐利的,而磨锅厚约二丶三分(大约 0.6 到 0.9 公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内部。首先,用钢卷筒旋进玉器的中央,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一根圆柱,称作「玉」。

此时,就得由最富经验的老师傅振锤取出玉梃,因为如果力道不对,不是玉梃取不出来;便是整件玉器碎裂。接着,再以弯形的扁状的锥头慢慢琢磨,掏空玉器的内膛。


来源:珠宝实验室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