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元儒许衡的教育成就

许衡生于元初鼎革之际,在异族入主,时局动荡,教育日见颓圮之际,许衡发展教育当有其重大意义,并兼具思想家与政治家的身份,如《许文正公遗书序》云:" 在元之时而有先生者出,虽志不得大行,然表章遗经,开倡绝学,使天下后世尚有所承藉,譬之穷冬冱寒春竟复生,其有功于彝教,何其伟欤!"

此外,许衡还抓住元帝的心态,说明推广儒学教育的实效,重在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政局。许衡以一个儒者的心态去思考"教育"的意义,使其教育思想意义豁显;而且,为了使元廷能多接触理学,许衡使理学更为通俗化、简便化、实用化,这也大大的方便了蒙古统治者接受理学以及理学的广泛传播;即便蒙古生的资质不如汉人,他也一视同仁,不轻言放弃。由此可知,许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在为国家所用,非一般腐儒可以比拟。这样的教学,和朱子所谓"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玉山讲义》),是不谋而合的。

由于许衡的努力,使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贵族从认识到承认,也走上了提倡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族传统文化。《元史》亦载世祖令侍臣之子不忽木,向许衡学习儒学。许衡以一儒臣兴学,负有教育蒙古贵胄子弟的重责大任,他的教育贡献多是在官学的工作表现上;此外,这批人是代表未来政治权力的核心,因此,当是别有意义。

由此可看出许衡兴学的功绩,也可知他培养政治人才的想法,恰与元朝君王所需不谋而合。许衡长期投身教育,教育的成功,也使元朝的书院教育盛于前代。在忽必烈的支持下,各地学校、书院不断发展,这些学校和书院,属官府所有,是国立性质,在其中传播儒学文化,则可视为程朱理学官学化的另一标志,这说明儒学作为正统官学正在形成。

本文留言

作者李蕙如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