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是皇太后懿旨,发帑银二十万两赈湖北遭兵难民。发内帑二十四万两立慈善救济会。
九月,资政院第二次开会,诏勖议员。湖南新军变,陕西新军变,革命党人以药弹击杀广州将军凤山。朝廷召廕昌还,授袁世凯钦差大臣,督办湖北剿抚事宜,节制诸军。命军谘使冯国璋总统第一军,江北提督段祺瑞总统第二军,俱受袁世凯节制。冯国璋与革命军战于滠口,水陆夹击汉口,复之。命溥伦、载泽纂宪法条文,迅速以闻。山西新军变,云南新军变。
难得的是,此时皇室下召开党禁。戊戌政变获咎,及先后犯政治革命嫌疑,与此次被胁自归者,悉原之。这是何等的胸襟啊。
资政院言内阁应负责任,请废现行章程,实行内阁完全制度,不以亲贵充任。诏韪之。江西新军变。授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命组织完全内阁。庆亲王奕劻罢内阁总理大臣,命为弼德院院长。那桐、徐世昌罢内阁协理大臣,及荣庆并为弼德院顾问大臣。罢善耆、邹嘉来、载泽、唐景崇、廕昌、载洵、绍昌、溥伦、唐绍仪、寿耆国务大臣,俱解部务。载涛罢军谘大臣,以廕昌为之。起魏光焘为湖广总督,命速往湖北。陆海各军及长江水师仍听袁世凯节制调遣。(想继续由亲族霸占权位终归不成)
用张绍曾言,改命资政院制定宪法。资政院奏采用君主立宪主义,上重大信条十九事。
诏统兵大员以朝廷与民更始,不忍再用兵力之意谕人民。谕统兵大员申明纪律,禁扰民。袁世凯命前敌诸军停进兵。寻遣知府刘承恩、正参领蔡廷幹诣黎元洪劝解兵,不得要领而还。诏许革命党人以法律组政党。资政院言汉口之役,官军惨杀人民,请敕停战。谕袁世凯按治军官罪,商民损失由国家偿之。吴禄贞奏,遣员入敌军劝告,下令停攻击,亲赴襄子关抚慰革命军,诏嘉之。(清皇室爱民之心,高于恋权之念,甚为可嘉。)
贵州独立,革命军陷上海。江苏巡抚程德全以苏州附革命军,自称都督。浙江新军变。辛巳,广西巡抚沈秉堃自称都督。江宁新军统制徐绍桢以其军变,安徽新军变。此时清室却能释政治嫌疑犯汪兆铭、黄复生、罗世勋于狱。真是大度之举。
诏特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从资政院奏,依宪法信条公举,故有是命。
广东独立,福建新军变,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告独立。东三省谘议局及新军要求独立。朝廷分遣被兵各省宣慰使,徵国民意见。命各省督抚举足为代表者来京与会议。
袁世凯举国务大臣。诏命梁敦彦为外务大臣,赵秉钧为民政大臣,严修为度支大臣,唐景崇为学务大臣,王士珍为陆军大臣,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沈家本为司法大臣,张謇为农工商大臣,杨士琦为邮传大臣,达寿为理籓大臣,俱置副大臣佐之。于式枚、宝熙充修律大臣。绍昌、林绍年、陈邦瑞、王垿、吴郁生、恩顺俱充弼德院顾问大臣。资政院上改订院章,颁布之。
十月,内阁奏立宪牴触事项,停召对奏事。弼德院、军谘府并限制之。废各衙门直日旧章。伍廷芳、张謇、唐文治、温宗尧劝告摄政王,请赞共和政体。
革命军陷江宁,袁世凯与民军订暂时息战条款,停战三日。自是展期再三,至决定国体日乃已。诏授袁世凯全权大臣,委代表人赴南方讨论大局。资政院请改用阳历,并臣民自由剪发,诏俱行之。
十一月,袁世凯请废臣工封奏旧制。皇太后命召集临时国会,以共和立宪国体付公决。初,袁世凯遣唐绍仪南下,与民军代表伍廷芳讨论大局,以上海为议和地,一再会议,廷芳力持废帝制建共和国,绍仪不能折,以当先奏闻取上裁,遂以入告。世凯奏请召集王公大臣开御前会议,终从其言。至是,乃定期开国民会议于上海,解决国体。甲戌日,各省代表十七人开选举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于上海,举临时大总统,立政府于南京,定号曰中华民国。
皇太后懿旨,授袁世凯全权,与民军商酌条件奏闻。时岑春煊、袁树勋、陆徵祥、段祺瑞等请速定共和国体,以免生灵涂炭,故不俟国会召集,决定自让政权,遂有是命。袁世凯奏与南方代表伍廷芳议,赞成共和,并进皇室优待条件八,皇族待遇条件四,满、蒙、回、藏待遇条件七,凡十九条。皇太后命袁世凯以全权立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商统一办法。袁世凯遂承皇太后懿旨,宣示中外曰:"前因民军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国体一日不决,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将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为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安閒,优游岁月,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又曰:"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此正朝廷审时观变,恫吾民之苦衷。凡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权利害,勿得挟虚矫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害。著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抚、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诫劝,勿旷厥官,用副予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又曰:"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覆奏,民军所开优礼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遂逊位。
如此大度明理、爱民如子的皇室,宜于受国人优遇,宜于享受福报。如果当权者都能如此,那么历史上会减少多少的流血冲突啊,会减少多少的冤魂啊,历史的演进会多么顺利啊。
史家论曰:"帝冲龄嗣服,监国摄政,军国机务,悉由处分,大事并白太后取进止。大变既起,遽谢政权,天下为公,永存优待,遂开千古未有之奇。虞宾在位,文物犹新。是非论定,修史者每难之。然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所见之世且详于所闻,一朝掌故,乌可从阙。傥亦为天下后世所共鉴欤?"史家是赞赏皇帝,实际是赞赏皇太后以及整个清皇室。
在历史更替的激荡中,谁能从容大度,不执于私,一定会得到人民的纪念与崇敬,会得到上天的福荫。清皇室的从容退位,真是历史的奇事珍闻。难怪预言家都说这一次改朝换代是"相敬如宾",这次改朝换代没有出现人民内部的大流血,更没有出现民族之间的仇杀和分裂,在改朝换代中实现了民族的大团结,这既是民国创立者们的伟绩,也是清皇室的伟绩。没有双方的协同,没有共同的爱民之心,就不会有这一出千古绝唱!
所以民国的缔造,有革命党人的贡献,也有清皇室的一份功劳。革命党是胜利者,清皇室也不是失败者。在历史的更替中,他们都是赢家。
我们希望在以后的历史更替中,更多的出现如此"双赢"的局面。
待续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