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血管阻塞 常被误诊为其他毛病

蔡贵嵚医师表示,一位50多岁病人走路100至200公尺,两侧臀部、大腿及小腿肌肉即会紧绷酸痛,停下来休息一阵就恢复,重新走路症状又会出现,这种情况持续了二、三年,看过骨科、神经科、复健科都没效,最近因右脚小腿受伤,一个多月伤口都没好,才来周边血管科门诊就医,结果发现两侧足部脉搏相当微弱,可能是血管阻塞,于是安排进一步周边血管压力检查及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检查,确定是两侧大腿动脉完全阻塞,于是与患者讨论后,进行气球扩张及支架置放术治疗,成功的打通了血管,病人目前走路、跑步都没问题。

蔡贵嵚医师指出,周边动脉血管阻塞的疾病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常常被误诊。因为走路酸痛,常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退化性关节炎、肌腱炎等,这种毛病常见的症状就是渐歇性跛行,也就是每走一段距离,下肢就会疼痛,休息一下就好,重新走路症状又出现。酸痛部位大都是大腿、小腿,及足部的肌肉。如果血管阻塞太严重则会产生慢性溃疡伤口或脚指头坏死,很多病人因而需要截肢,一般检查就会发现病人脚部容易冰冷且脉搏微弱。测量足部动脉压力即可发现明显低于上臂压力。

蔡贵嵚医师表示,针对上述案例,大部分人以为只是脚的问题而已,其实下肢阻塞只是全身血管动脉硬化的一部分表征而已,大部分患者其心脏及脑部血管也有病变,医学研究发现近一半的病人在5年内会发生心血管疾病或死亡,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更是重要。至于脚部症状的治疗,除了药物外,就是最新的导管气球扩张及支架置放术或是传统的血管绕道手术,由于导管治疗伤害性较小、安全性高,所以大都优先选择,如果太严重没办法用导管治疗,才会选择开刀绕道手术或截肢。

早期发现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关系着患者将来心血管发作的可能性,所以蔡贵嵚医师建议,(1)年龄50-69岁且有抽烟或糖尿病患者(2)年龄大于70岁(3)走路脚会痛或行走困难者(4)或评估心血管有危险性时;皆应作周边血管动脉压力检查,以期尽早发现,提早治疗。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