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拓艺术展现青铜器形制之美(二) (图)

四、史语所藏全形拓

1928 年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后,在所长傅斯年先生的领导下,上穷碧落下黄泉,为搜寻研究资料不遗余力,丰富的金石拓片成了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的珍藏,其中包含了大约两千余件青铜器全形拓片,其中包括吴式芬、陈介祺、柯昌泗、冯恕、孙壮、罗振玉等金石名家的收藏,传拓者多为高手,如周希丁、王秀仁等,质精量多,颇为可观。收藏名家刘体智(善斋)先生于 1932 年将善斋所藏铜器全形拓四百余纸,捐赠本所,为本所全形拓藏品之大宗,精金良墨,弥足珍赏。

西周晚期.毛公鼎

鼎,古代饪食器。此鼎为西周晚期器,口下饰大小相间的重环纹,下辅弦纹一道,足呈兽蹄形,内壁铸铭文32行479字,是现存商周有铭铜器中最长的一件,记"毛公"辅国有功,周宣王丰厚赏赐,"毛公"因而铸鼎感谢天子恩泽。此拓钤有陈介祺印记九枚,为其著名收藏。

西周中期.钟

钟,周代打击乐器。此钟西周中期器,钲间铸有3行35字,大意为"桌"作此宝钟,用以追孝先祖、宗庙祭祀、并祈愿自己与夫人"蔡姬"永久享用。"蔡姬"二字为后刻。陈介祺为清代著名金石收藏家,藏有古钟十口,因而将其书斋取名为"十钟山房"。此钟为陈介祺所藏十钟之一。

西周晚期.大克鼎

鼎,古代饪食器。此鼎为西周晚期器,又名膳夫克鼎,颈部饰变形兽面纹,腹部饰以宽大波曲纹,立耳两侧饰龙纹,三足上部为突出的兽首。器内铸铭文28行281字,记"膳夫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怀念及"周天子"对"克"的赏赐,故"克"铸此鼎以感念之。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