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当流星画过天际,你会如何解释?

作者:李智鸣  2008-11-25 22: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古人已经把彗星细分成为彗、孛,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而彗星则是:「光芒长,参参如扫彗」。

现代人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变化,然而古人没有这些仪器,却似乎知道的比现代人还多。

「啊,流星!」当流星画过天际,你会拿出一颗钻石示爱?还是会许个愿?

流星是宇宙的「尘埃」(虽然,对人类而言这「尘埃」可能非常的巨大)坠入地球时在大气层中的燃烧现象,面对这样一种「大自然的现象」,人们为什么要许愿?比较古老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它是天神的泪珠!如果用现代一点的方式去猜想:是不是有神秘力量的参与这个宇宙的物理状态?许愿,表现了人的谦卑与敬畏,它或许就是对这个神秘力量的承认--对神的谦敬。

彗星爆亮100万倍

天文学家惊呼:「非常非常不可思议!」

英仙座,是秋天星空中最守约的星座,因为它有最显著、出现日期最可靠的流星雨。流星雨是当地球行经彗星轨道附近时,彗星遗留在轨道上的许许多多尘埃碎粒也许就会冲向大气层所形成。每年英仙座的流星雨出现时间大约在7月27日到8月16日,最盛期大约是在8月12日。根据台北市天文馆的资料说:「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纪录为公元36年,当时的中国典籍中记录当天清晨出现了上百颗的流星。」

去年10月24日英仙座曾经发生了一件奇特的天文事件:一颗名叫荷玛的彗星突然爆亮,亮度在24小时内爆增了100万倍,成为英仙座的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这是非常罕见的天象,夏威夷大学天文学家杰威特表示:「我们观察到这是非常非常的不可思议,它完全是现代空前未有的事件。」

爆亮的荷玛彗星是一颗每7年围绕太阳转一圈的周期彗星,在运行中即便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是一颗18等星。一般人在良好的观测条件下肉眼所能看到最暗的星星是6等星,北极星大约是一颗2等星,而用一公尺口径望远镜的肉眼观测极限大概是17等星。但是它曾经在1892年亮度突然增至5等左右,因而被英国的E. Holmes发现,随后以他的姓荷玛来命名为「荷玛彗星」。而去年它爆亮的程度更甚于1892年。
领先西方2,000多年

2,600年前古中国即有彗星纪录

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古代关于彗星的观测、研究是非常发达的,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彗星进行观测研究,并拥有最完整彗星纪录的国家。而且,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欧洲直到16世纪以前,一直都把彗星误认为是大气中的一种燃烧现象。

公元前613年,《春秋》上就记录了:「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就是彗星的意思,亦即有彗星进入北斗七星的范围。光是这个记载就早于西方科学2,000多年,还不只于此,古人不只是观察得知宇宙中具有「彗星」这种东西,而且已经有所「研究」了喔!

古人已经把彗星细分成为彗、孛,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而彗星则是:「光芒长,参参如扫彗」。也就是说彗星拖着尾巴像扫帚时称为彗,没有尾巴时就称为孛。还不只如此,距今将近2,000年前的古人就知道彗星本身不发光,《晋书.天文志》中记载「彗星本无光,傅日而为光」。显然从数据来看,在天文学领域,中国古代是遥遥领先于西方科学,只是它的研究方法如同许多其它领域一般是谜一样的神秘。

古人竟然这般解释:
彗星进入北斗七星,代表国君将死!

而《左传》针对「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个天文现象,却提出了一个现代西方科学很难接受的诠释:「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左传》的意思是这个「星孛入于北斗」的天文现象,代表着人世间宋、齐、晋三个国家的君王,都将因乱而身亡。

历史虽然如《左传》所言,但是这种理解现代人的确很难接受。然而,难以接受是因为它是错的?还是因为它与我们现在的观念格格不入?要判断这个疑问,我们似乎不能忘记:当中国古人已经明白彗星并不发光,并且细分彗星的种类时,西方科学还认为所谓的彗星只是大气的燃烧现象。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中的变化与我们身处人类社会有对应的关系,天象对应着人世,天人合一。这种说法很「玄」,但是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超乎现代人的理解与想象的。

李淳风的两个故事
协助我们看清面对古人的心态

这种天文程度再经过几百年会有什么结果?制作德麟历、大名鼎鼎的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校对新岁历书时,发现朔日(初一)将出现日蚀,于是呈报太宗。因为这是不吉祥的预兆,太宗听后很不高兴,说:「如果日蚀不出现的话,到时看你如何处置自己?」李淳风自信地回答:「如果没有日蚀,我甘愿受死。」

到了那天,太宗来到庭院等候多时并没有看到日蚀,于是对李淳风说:「我暂且放你回家一趟,好让你与妻儿告别。」淳风说:「现在还不到时候。」说着便在墙上划了一条标记:「等到日光照到这里时,日蚀就会出现。」果然如李淳风所预测的,日蚀出现了,并且与他预测的时间丝毫不差。

李淳风这手可真是神奇,从容地随手一划之间,是多深的学识与自信!而今日我们对他赞叹,是因为我们由现代科学中也明白了日蚀的一些道理,所以我们能理解并且佩服他的能耐;但是,如果换成另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里的知识与道理,却仍属现代人无知的领域时,我们会怎么面对这样的故事?

李淳风的另一个故事,或许有些人就可能存疑了:有一次李淳风与张率随皇帝出游,突然一阵暴风从南面刮来,李淳风认为南面五里远的地方一定有人在哭,张率则认为那里一定有音乐声。皇帝身边的人便骑马跑去查看,结果碰上一支哭着送葬的队伍,队伍里面有鼓手奏着哀乐。
不只是天象对应着人世,连气象也跟人事有关!

古代掌握的科技手段与我们现在所知的西方科学差异甚大,有时候按照我们现代的思维方法是不能理解的,听起来是有点玄。可是这种奇闻在古籍里屡见不鲜。
然而,异常的科学成就不只是在中国,西方也有类似的现象。

换个思维
也许就能看见不一样的天空

500年前消失的玛雅文明中显示,他们的天文知识异常发达,他们的历法是针对太阳系在银河系里的运转规则进行研究,并以此作为他们生活的对应指导。按照他们的研究推算,横跨公元前3113年到公元2012年的5125年间,地球将通过由银河河心所射出的一道射线范围,换句话说,太阳系从开始进入到离开这道射线需要5125个地球年。到2012年走完这道射线的区域,整个太阳系将进入同化银河系的新阶段,按照玛雅人的认识,这道射线将能够净化我们地球。
玛雅人的学说,现代科学仍无法判断其对错,更遑论了解玛雅人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而得到这个结论的。
李淳风也曾向唐太宗提议建造一架能够精确测量日月五星运动的浑仪,这就是有名的浑天黄道仪。这架浑仪能够同时测量任何天体赤道、黄道、白道三种坐标数据。显然在中国古代,这种天文学识绝非凭空而出的,可惜这个浑仪因为过于复杂而失传了。

让我们回到流星的主题,在欧洲直到1803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而古中国是何时认识到这点的?不知!但是战国初年古代铸剑大师欧冶子,已经开始用陨石的稀世玄铁来铸造宝剑了,他不仅认识到了这点,也已经有高超的运用、冶炼能力,那时距离现在大约2,500年。

当现代天文学家对荷马彗星的爆亮惊呼着不可思议,李淳风恐怕会对这种科学水平大摇其头。如果按照中国古人的认识,天象对应着人间,那么真正让人有兴趣的是古人会怎么对「荷马彗星在英仙座暴亮」,进行「具体有用」的诠释呢?
现在,面对「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而《左传》中「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这样的解释,我们是该断然视为古人的无知与迷信,还是该试着去探讨研究古人的研究方法?您认为何者合理些?

来源:看杂志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