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养生(图)
图解足疗之足部反射区

基本内容 

一、足反射区位置

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

足底:肾 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 (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 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臂、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二、选取反射区的原则

选取反射区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三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

肾脏疾病--肾反射区;

各种眼病--眼反射区;

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

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

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

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

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

胆病--肝、胆囊反射区;

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

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

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

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

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

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

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

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

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

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由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所以除选取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外,还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病症,和脏腑器官的相关性质去选取同一系统的相关反射区,疗效会更显著,例如:

脑血管病:除选取头部(大脑)、小脑及脑干、额窦等反射区外,还应增选心等反射区。

肺部:除已选取的反射区外,还应增加鼻、咽喉、扁桃体、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

各种炎症:应选取脾、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肾上腺、甲状旁腺、扁桃体等反射区来配合。

各种癌症:应选取脾、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相互配合以增强免疫力。

操作方法

一、按摩的顺序

全足按摩,应先从左脚开始,按摩3遍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再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由脚趾端向下依次按摩,即总体按摩方向是向心性按摩,沿着静脉 、淋巴回流的方向按摩。如记忆不清,可将足反射区图放在旁边,按图索骥进行较方便,一般情况下每个反射区按摩3次,必要时可增至6次。

重点按摩时,大致上可按照基本反射区→病变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基本反射区的顺序进行。按摩结束后,无论是全足按摩还是重点按摩,都应将按摩完毕的脚踝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摇转4~6次,才可结束。

在按摩时,关键点是要找准敏感点,这样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按摩处就会感到酸痛感觉,才会有疗效;如果找不到敏感点而蛮干一通,只会全无效应而白费力气。

二、按摩的力度

按摩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反之,过大则无法忍受,所以要适度、均匀。所谓适度,是指以按摩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而所谓均匀,是指按摩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快节奏的按摩一般适用于急、重症和疼痛严重的疾病,慢节奏的按摩主要适用于慢性疾病。

足部按摩治病保健作用的机理就是以对反射区的良性刺激,而达到调整组织器官生理机能的作用,使体内产生自愈力。所以对多数反射区来说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效果就较好,不痛则无效果。对骨骼系统的疾病治疗,必须用强刺激才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反射区、肝脏病患者的肝脏反射区以及淋巴和坐骨神经反射区,力度就应减弱,按摩处只要有轻微痛感就可以了。

按摩有补泻两种手法,按照"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原则,对实证、体质较好的患者,力度可适当加大,采用强刺激手法;而对心脏病等虚证及老年人、儿童、女性和重病体弱者则用弱刺激手法,延长疗程,使患者的内部机能逐渐恢复。还有,对敏感性强的反射区力量不能过大,而对那些敏感性弱的反射区应适当加大力度。总之,要区别对待。

三、治疗时间

     在进行按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种、症情及其体质,掌握好按摩时间,一般对单一反射区的按摩时间为3~5分钟,但对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必须按摩到5分钟,以加强泌尿功能,从而把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总体按摩时间应控制在30~45分钟,对重病患者,可减为10~20分钟,按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恢复健康。

重症、急症病人,每日按摩1次,慢性病或康复期间可隔日1次或每周2次,一般以7~10次为1个疗程,休息几日,再进行第2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本文留言

作者朱国苗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