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凸显养老金体制将崩溃

北京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最近透露,"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据北京媒体报道:何平是在刚落幕的中国劳动论坛上透露这一信息的。由于未形成养老保险转制成本支付机制,导致企业社会保险费率过高,养老保险金缺口巨大。在这种背景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酝酿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按照有关方案,在2030年前,中国职工的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

这一举措,被网民解读为中国的养老金体制行将崩溃,有网民认为,这是养老金出现巨大缺口后政府赖帐的表现。由于政府筹集养老金制度的缺陷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实际上是一项"社会豆腐渣工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政府发不出养老金几乎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更何况在已经汹涌而至的经济危机浪潮之下,养老金体制的崩溃应该是指日可待。

但也有学者为政府辩护,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认为,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客观趋势。目前,虽然某些城市表面上还有很多富余劳动力,实际上我国已经迅速进入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会,预计再过十多年,就会比较明显地显现劳动力供给下降的情况,因此,即使不考虑养老金缺口的问题,现在考虑推迟退休年龄也确有必要。

对这种论调,独立学者赵光瑞批驳说: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超过2000万人,但我国每年实际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这意味着每年有近1000万城镇人口找不到工作,这种情况还要延续多年。如果将法定退休延至65岁,必然会进一步减少就业岗位,加剧就业矛盾。一部分人延迟退休,另一部分人就要延迟就业,这其实没有从根本是解决矛盾。

从另一面讲,企业发展也需要新陈代谢,延迟退休不利于企业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目前,许多行业为了发展,采取"内退"、"退养"等多种形式,单位部分职工在法定退休年龄还未到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脱离岗位,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吐故纳新,保持竞争活力。国家延迟退休,显然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

自由中国论坛的网友们对此发表评论说,中国政府继推出允许土地自由流转、斥巨资修建铁路刺激内需,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之后,又推出这一举措,实属在经济危机面前乱了阵脚,这也显示出中国社会危机的临界点可能已经悄悄到来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