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习相近 上海复旦大学依心理测验分配宿舍

 2008-09-26 08: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大陆上海复旦大学从新学期开始,首次尝试引进心理测验作为学生宿舍分配的参考,让性格相容、习惯相近的学生同一寝室。

上海“新闻晨报”报导,开学快一个月了,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二零零七级学生吕海辰和新分配的寝室同学相处得很好,“我们都属于活跃型,生活习惯也接近,四个人经常同进同出。”而其他寝室,有的属于刻苦型,有的属于爱音乐型,总体来说都是性格相容、习惯相近。

复旦大学班级辅导员程礼明表示,新的寝室组合是参照一份由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心理测评报告,依据学生在测评中反映出的“适应度”,提供心理学意义上的寝室分配方案。

程明礼说,“以往给学生分寝室大多是随机的,最多依据对一些学生的接触了解,但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了解得很清楚。”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方,生活习惯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消费观念等都有差异,因此难免会产生矛盾。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明波说,在以往谘询的学生中,就有寝室关系相处不好的案例。

由于寝室人际关系及寝室氛围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学业发展及日常生活等都有重要影响,学校希望在学生升入大二进行宿舍再分配时,能有一套更科学、合理的方案。于是,复旦学院联合校心理学系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发出一套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

此测评系统包含个人意愿调查及心理测量两部分:前者要求学生填写希望或避免被分配在同一寝室的同学姓名;后者主要针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进行调查和评估。

在测评系统中,个人意愿由人工统计,统计结果将占整个评估结果的百分五十一,心理测量部分由系统设定的一套计算方法自动统计,占评估结果的百分之四十九。最后结果被定义为寝室内部和谐程度指标“适应度”。

上学期即将结束时,复旦二零零七级学生收到来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邮件,要求配合完成关于宿舍分配的调查评估。

百分之九十四的二零零七级学生参与此次评估。新学期开学前,辅导员收到一份寝室分配测评系统反馈报告。报告提供四人寝室的分配名单以及寝室的“适应度”,甚至提供寝室长的参考人选。

刘明波说,被分在同一寝室的学生基本上性格相容、生活习惯相似,避免矛盾冲突。

程礼明表示,班级学生很多,不可能一个个去了解他们的个性与意愿,因此参照报告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了些调整,最后确定寝室分配方案,“从目前来看,学生们相处得不错。”

不过,有辅导员未采用这套方案。一名班级辅导员说,这个寝室分配测评系统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应他们的小环境,“但太太平平生活四年后,他们终将毕业走向社会,还是要接触不同的人,包括很多和自己个性不相容的人,这时候他们能适应吗?”她认为,学习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也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刘明波说,这是第一次在寝室分配中使用心理测评系统,效果最终还需要进一步追踪调查。
来源:中央社台北二十五日电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