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风暴下的贪婪欺诈和无知

911事件七周年的那一周可谓华尔街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周。接二连三的金融大佬倒闭或贱卖,美国金融市场风声鹤唳,连向来出言谨慎的格林斯潘都断言美国已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

贪婪、欺诈和无知酿成的苦果

在全球股市遭重挫、面临大衰退之际,痛定思痛,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之过?有人归咎于美国"大花筒"似的超前消费文化,有的归咎于前总统克林顿鼓励少数族裔置业,有人更指是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低息政策所种的祸。然而也有人忏悔说,这都是由于人性的贪婪、欺诈和无知。

曾在美国从事14年次贷金融的理查德·比特纳(Richard Bitner)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一个次按经营者的忏悔》,中文译名《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他将"次按业务形容为毒品交易,华尔街和投资银行更是玻利维亚大毒枭,自己和经纪像贩毒组织的中层成员,在街上兜售毒品,为了促成生意,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整个行业失去了理性,变得疯狂,仿佛风险并不存在"。

41岁的比特纳住在达拉斯,2000年创立凯尔纳按揭投资公司,全盛期有65名员工。凯尔纳主要从事中间人角色,把地产经纪替准业主申请贷款的个案,交给大型金融机构批出贷款,再将这些贷款额转给华尔街大行,如已被收购的Countrywide Financial,由他们将贷款证券化,出售给全球金融机构和政府。

不过,凯尔纳公司所处理的都是次按贷款,即借款人大多是财政状况欠佳,大型金融机构拒绝贷款的案例。经纪为了骗取贷款,通常隐瞒借款人的重要资料,例如删改工资单,或将一对离婚男女说成夫妻,拥有联名户口;甚至夸大物业估值。比特纳估计,经他们手的借款人资料,70%是弄虚作假,至少一半物业估值夸大了10%。凯尔纳虽是小型次按公司,每年却批出2.5亿美元的贷款。比特纳在2005年发现次贷行业的"真谛"是‘用鸡屎做鸡肉沙拉',而债务担保债券的评级机构就是再将其做成法国小牛排"之后,急流勇退,及时地离开了这个毒贩子行业。

这个行业的人疯了

比如书中介绍了几个令他后悔不已的个案。南卡罗来纳州的卡特(加油站工人)和太太帕蒂(收银员),想买一幢1,800尺新屋,但他们月薪仅2,200美元,信贷记录又差,银行不愿提供按揭,只有比特纳肯借。但扣起供款后,他们每月只剩700美元。搬进新居后,帕蒂生病几天后丢了工作,而卡特又没有医疗保险。结果夫妇俩没钱支付贷款,在损失5%的首付后,两人搬出了新房,而比特纳向华尔街大行购回这笔贷款时亏了9万美元。

个案二:十成按揭中"骗局"犯罪集团以14万美元买下物业,然后制造假买家以22万元承接。假买家串通经纪和估价官,将物业估值夸大到22万美元,成功骗了比特纳的8万美元差价后一走了之。在另一个案子中,正办离婚手续的鲁宾逊和鲁宾逊太太,为物业加按,套现2.5万美元。经纪为了促成交易,竟隐瞒两人离婚现状,结果鲁宾逊太太无力供款,比特纳陪了7.5万美元。

史记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间的事概况起来就是一个利益二字。但"君子爱才,取之有道",当一个人、一个行业为了钱而失去理智,连最基本的问题都忘记时,危机就会发生。比特纳回忆说,到2005年他这个做了14年贷款业务的人,连"借款人能否支付每月的按揭贷款?发放贷款能否改善借款人的现状?"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被各种各样的金融技巧所淹没时,他明白了:这个行业的人疯了。

虚拟经济的泡沫

有经济学家分析说,次贷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经济出现了大问题--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严 重不对称。现在全球金融衍生工具总市值估算超过681万亿美元,实际上全球的GDP还不到60万亿美元,所以虚拟经济可以无限放大很多机构的资产,这个资产反过来又可以扩张他的信贷,这样一个过程非常危险。比如说杠杆投资,它可以放大到二十倍到三十倍。三十倍如果下降到3%的话,其整个本金投资就会消失掉。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雷曼兄弟持有大量的次级债金融产品(包括MBS和CDO),以及其他较低 等级的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产品。其"问题资产"即有可能减值的资产为71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它的缓冲资本32亿美元,两者的比率高达2:1,于是当房屋滞售,价格跌落,信贷紧缩时,这个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投资银行,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