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依靠这种“举国体制”,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崛起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竞技体育大国,并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和真正的体育大国棗美国展开了金牌争霸战。多年来,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对这种戕害体育精神,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举国体制”进行过严肃的剖析和批判。他们指出,该体制存在3大弊端:
第一大弊端是:国家资源的使用轻重倒置。官方每年花掉纳税人上交的数十亿人民币去培养“脱产”的尖子运动员,发展竞技体育,而严重忽视乃至不顾国民大众的体育爱好和强身健体的需要。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2001年之前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年预算为4亿2千8百万美元,后来迅速增加到7亿1千4百万美元;据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透露,中国在国际竞赛中每赢一枚金牌,其成本约为7百万美元。
第二大弊端是:数以十万计的运动员成为牺牲品。“举国体制”采用人海战术培养极少数金牌选手,先是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学生中挑选有潜能者送到体育学校进行与社会隔绝的封闭式集训,然后再从这些青少年运动员中选拔尖子,进行特别培训后参与全国与国际体育大赛。
现在,全国有3千多所青少年体育学校,在校候补运动员近40万,年龄最小者仅七、八岁。而残酷的事实是,除了极少数精英,这些青少年中的绝大多数都奋斗不到“为国争光”的那一天。即使争过光的,若不是明星级运动员,他们的下场也可能很悲惨。中国体育报曾经报道说,80%的运动员退役后因没有文化和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不少人还伤病缠身,甚至成为残废。曾为全国举重冠军的邹春兰于1993年退役后,因为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只能去澡堂当搓澡工。
第三大弊端是:形成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僚三位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唯金牌是尚的“举国体制”给明星运动员和教练员带来巨大的名利,给体育官僚带来官运亨通,它是中国体坛腐败的触媒和温床。2005年中国第十届全运会闹出大量金牌内定、密商假赛的丑闻,就是一起典型的例证。不少人指出,是 “举国体制”弘扬的锦标主义促使人们不择手段,从而使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荡然无存。
说到不择手段,不能不提到中国女运动员的服用禁药丑闻。中国女子游泳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度称霸国际泳坛,不仅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还破了好几项世界纪录。然而好景不长,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中国游泳女选手被查出 11人服用禁药,所获奖牌一律取消。自那以后,中国游泳女将成绩迅速跌落,打回原形。当然,民主国家也有服用禁药丑闻,但一般都是运动员个人行为,而在中国则是官方行为,其中体育官僚机构起了关键作用。
据邹春兰披露,是教练让她们服用“大力补”,骗她们说是补身体的营养药。到比赛前半个月,则让她们停止服用,然后注射“掩盖剂”,以求在药检中蒙混过关。迄今为止,中国共有27名女运动员无法通过药检,数量超过其它国家之总和。
一国的体育制度和政策,究竟是立足于为国民大众强身健体服务,还是仅仅致力于在国际比赛中夺取最多的奖牌奖杯,这体现了泾渭分明的两种价值取向。中国实行“举国体制”,搞的是国家垄断操控的官办体育,连奥运志愿者和拉拉队都是官办的。这种体制看重的是精英竞技体育,轻慢的是大众健身体育。说穿了,就是将体育作为对内收拢人心、对外炫耀国力的统治利器而已。
不难预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当局还会将“举国体制”推行下去。如果这次得到了金牌第一大户的头衔,则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他们的目标是进行卫冕战;如果这次依然屈居第二,则他们的目标是和美国再次展开金牌争霸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