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 vs. 汇价

『经济学人杂志』最新公布的麦香堡指数(Big Mac Index),显示欧元明显被高估,亚洲货币被大幅低估。经济学人自1986年起,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编制该指数,但是“麦香堡”的价格真的可以反映合理汇价?

“麦香堡指数”是十分简单的理论基础:由于『麦当劳』在世界各地都有连锁店,在产品内容,和其他要件相同的前提下,“售价”会反映某币值相较其他货币的强弱。

问题出在麦当劳是美国企业,麦香堡指数更是以“美元”售价为表示基础,这套理论的背后,是美国为世界经济主体的概念,但合理汇价,应该是反映各国的经济基本条件,美国不是神,“美元”更不应被视为是衡量其他汇价,合理与否的唯一标准。

更何况,麦香堡指数所指其他条件不变,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实。各国的物价、薪资水准不同,生活水准也各自有异,用单一食品在各地销售价格评比汇价,难免以偏概全。

经济学人在2004年初,也曾经编制Starbuck Latte(星巴克拿铁)指数。但“星巴克拿铁指数”和“麦香堡指数”,显示的汇率评价结果却"各自表述"、大异其趣!且美国近期受经济不景气冲击,连一度被拿来当指标的星巴克,也宣布一年内将关闭美国当地600家直营店。

与其在意汇价是否被高估,不如想办法提高竞争力,让大家都有足够的钱填饱肚子,比较实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傅沁怡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