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北京。中国将在经济增长大幅放缓、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泥沼中越陷越深。(Getty Images)
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7日称,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10.4%,低于去年上半年修正后的12.2%。华尔街日报分析,中国将在经济增长大幅放缓、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其经济未来前景极不乐观。
出口下降 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出口和企业投资推动的,后者受到信贷紧缩政策的限制,而今年上半年出口的增速也低于2007年全年的25.7%,其中,6月出口仅增长了17.6%,大大低于5月的28.1%。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990.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
贸易顺差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热钱逐渐减少以虚假贸易的方式,而通过投资等方式进入中国。这让中国此前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减少,而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增加。上半年实际FDI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5.55%,增速远高于2007年全年的13.59%。
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吸引国际游资不断涌入,推动中国6月末外汇储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36%,这让国内通胀雪上加霜。
挡不住的通胀恶化
今年上半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增长7.9%,增速远远高于2007年上半年的3.2%,也宣告官方年初设定的4.8%这一2008年全年增速目标肯定无法实现。同时,将6月CPI增速与中国目前3.93%的税后基准利率比较,中国负利率水平高达317个基点,显示通胀和负利率问题非常严重。
华尔街日报分析,巨大的负利率水平迫使消费者出于对物价继续上涨、手中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恐惧而购买商品;同时生产者出于对未来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而不断上调价格。这样一来,就会继续推高物价水平,反过来导致负利率局面愈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在这种人们被迫减少储蓄、增加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额的状况下出现的零售额的增长并非源自实际需求的主动性增加,而是被动消费的增长,因此属于虚假的消费繁荣,而这样的虚假繁荣将只能反过来加剧本已严重的通胀局面。
高物价让普通百姓不堪重负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 20.4%,是导致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食品价格的长期高位运行,严重影响到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居民的生活。一位家住景山附近的退休女士专程到鼓楼外买菜,她告诉美国之音的记者,鼓楼外的菜比城里便宜一点:"我就1000多块钱的工资呀,收入少,开支多。基本都涨,你一睁开眼,就得钱吧。8月份开始,要预备冬天的煤了。一个多月,省着省着,少说你得1200块煤,照着1000来块钱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