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剧增热钱为主要来源

中国外汇储备剧增热钱为主要来源 记者: 许波
华盛顿
2008年6月28日


中国贸易盈余增速减缓,但今年前五个月外汇储备仍然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专家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部分主要不是来自于经常账顺差,而是资本流入,尤其是投机性热钱大规模涌入的结果。

*外汇储备剧增 贸易盈余下降*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字显示,5月份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了5百零3亿美元,远低于4月份750亿美元的水平。但是整体来看,今年前五个月外汇储备以平均每个月537亿美元的速度大幅度扩张,一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千6百87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18.7%。截止到5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约为1万8千亿美元,远远高于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9千700亿美元的水平。

星期五,许多美国媒体都引述设在北京的斯通-麦卡锡研究协会中国分析师罗根.莱特的话说,中国官方通报的外汇储备数字还没有包括中央银行转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外汇款项,以及银行内部通过美元支付的转帐金额。莱特认为,如果把这些交易都计算在内,中国今年前五个月的外汇储备增长部分就不是官方公布的大约2千6百90亿美元,而是惊人的3千9百30亿美元,几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在外汇储备急剧扩大的同时,中国外贸盈余却在继续下降。5月份贸易顺差为2百零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分析说,今年以来中国的外贸顺差开始缩减,但是外汇储备却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对于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只能是,外汇储备增加的来源主要不是从前那样大量的商品贸易顺差,而是来自于包括大量热钱在内的资本流入。

*热钱涌入投机人民币升值*

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研究员菲利普.利维赞同这种说法。他告诉美国之音:"我们有种种理由相信,中国面临这种资本流入的压力,因为国际资本有各种诱因促使它们涌进中国。"

热钱涌入的最主要诱因是投机人民币升值。经济学人的文章认为,除去大约30%的贸易盈余和外国直接投资,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值部分中至少有1千700亿美元属于这种热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约瑟夫.布瑞达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热钱涌入中国的一个主要的诱因是投机人民币升值,这是中国的中央银行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他说:"中国的中央银行在目前这个时候面临一个严重的压力。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我相信,世界各地的很多商人和公司都把赌注下在了人民币升值上,各种投机性热钱以各种形式流入中国。"

*两种风险*

经济学人的报导指出,大量热钱涌入至少给中国经济造成两种风险。一是外国资本可能突然撤离,就像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东南亚国家所经历过的现象。当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中国经济可以凭借巨额经常账盈余和外汇储备抵御这种金融冲击,但是银行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

另外一个比较直接的压力是资本流入将刺激通货膨胀。面对大量涌入的外国资本,中国中央银行就必须增加发行人民币来购买这些外币,以保持本国货币的稳定,这就加剧了流动性泛滥的局面,进一步增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方面的压力。

*中国央行进退维谷*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布瑞达认为,热钱的威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进退维谷的境地。为了治理经济过热,抑制通胀风险,中央银行需要提高利率,但是提高利率就等于提高人民币升值的赌注,必然吸取更多的热钱涌入。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的诱惑,防止热钱涌入,中央银行可以考虑削减利率。但是布瑞达教授说,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更糟。他说:"中国中央银行方面的麻烦是,削减利率可能会防止热钱涌入投机货币升值,但是它同时也会刺激经济。如果利率降低,将会刺激更多的贷款和投资,从而使中国面临更多的通胀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从2003年到2008年第一季度,涌入中国的热钱总共大约为1.2万亿美元。这笔热钱的投资回报大约为5千5百亿美元,回报率几乎为50%。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