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喜欢让患者打吊针?揭秘静脉点滴
在口服、皮下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三项给药方式中,前两者被医学界公认是最安全、最益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方式,为何静脉滴注还会如此盛行?为何“一生病就打吊 针”成为几乎所有患者的就医习惯?为何医生乐于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来作为最普遍的治疗手段?为何“口服药”和“肌肉注射” 两种给药方式会退居幕后?经过大量走访调查,相关部门所得出的结论是:患者习惯于打吊针,不仅仅是患者单方面的就医意愿,还与医生的引导、医疗制度的完善密切相关。
大病小病都打“点滴”
·药物(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的1310起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八成以上与静脉滴注有关。
·现实生活中,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静脉滴注却成为了目前医院为病人给药或病人要求的一种常态。绝大多数病人并不清楚静脉滴注可能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隐患,而部分深知此理的医生却未尽到告知义务。
·在药物不良反应人群中,儿童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儿童无法及时反馈药物不良反应,给监测带来了很大困难。
·当静脉滴注成为治病给药的常态后,治疗费用因此变得贵了起来,很多人因此无法承受看病费用。这,已逐渐成为一个怪圈。
“以前我们生病都吃药、打肌肉针,现在都去挂吊瓶,注射室挂得像蜘蛛网一样。”药监局一位处室负责人毫不隐讳地感叹道。
这种“一生病就打吊针”的做法,已经到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近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共报告1310例药品不良反应,其中1052例是由静脉滴注输液所引起——静脉滴注已经成为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最大隐患。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给药途径首选是口服,静脉给药为最后手段,在急救以及非静脉滴注无法给药时才采用。
建议:临床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静脉给药方式。
临床应该加强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微生物药,减少或避免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静脉输注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配制,并避免快速输注,加强用药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据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有治愈、好转、后遗症、死亡等情况。绝大多数ADR在停用可疑药物、给予对症治疗后都会好转或治愈,只有极少数严重ADR可能 导致后遗症甚至死亡。但“是药三分毒”,如何才能避免药品不良反应?有关药理专家认为,中药、西药都有副作用,患者用药过程中,若发现出现了与治疗目的无 关的症状、病情没有改善,反而出现新的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是药品不良反应。
医生要在用药之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此外,还要根据病人体征,个体化用药,尽量避免多药并用,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到最低点。
- 关键字搜索:
-
医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s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