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贪官选择性糊涂规避刑责

中共大刀阔斧反贪腐之际,许多光怪陆离现象也陆续曝光,其中一些贪官之所以口口声声「记不清」巨额贪财来源,主要是看准了现有刑法的漏洞,因此,只要咬紧牙关装糊涂,他们所受的刑责自然打折扣。

「人民网」日前指出,贪官从不会糊涂,所谓的「糊涂」也是有选择性的,就是「谁没送过钱我知道,谁送过钱倒记不清了」,这便衍生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情况。

报导指出,无论官员贪污受贿聚敛的金额再大,只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成立,最高刑罚只是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受贿罪最高刑罚则是死刑,贪官自然装糊涂到底。

据「检察日报」报导,从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六年,检察机关查处的领导阶层犯罪中,有二十九人属省部级干部,其中多人都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法界人士早已呼吁,将官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视为贪污,并按贪污罪量刑,「人民网」也认为,变更法令需假以时日,但解决几近普遍的贪官财产糊涂帐,却是迫在眉睫。

报导期许立法机关和法律专家,加强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现象的研究,修补贪官可钻的漏洞;监察和司法部门应深入追查,为每笔不义之财找到下落。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