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之四)
“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之四)经济伦理与产品质量
最近“中国制造”的产品因安全与质量问题在国际上频繁曝光--毒牙膏、有毒的玩具、导致车祸的轮胎、夺走宠物性命的食品……美国一家健康食品公司最近宣称将在它所生产的产品上贴上“无中国生产原料”的标签来消除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忧虑。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假冒伪劣产品由来已久
外国人或许不明白,但中国人都心知肚明:中国产品假冒伪劣比例甚高,而且由来已久。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只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中共政府向来只是避重就轻地报道或干脆不报。“捂”和“盖”更助长假冒伪劣的盛行。你看那鲜红欲滴的咸鸭蛋,真是夏季的开胃小菜。且慢!那鲜红的蛋黄可是经工业染料苏丹红染过的,里面的致癌物质吃了就让人有生命之虞;晶莹剔透的龙口粉丝也是名声不再,为降低成本,相当一部分的龙口粉丝生产商掺了过半的玉米粉再经农用化肥漂白流入市场。
最近中国市场上肉价飞涨,市场上便出现了“纸箱包子”。尽管当局审定为“假新闻”,判实习记者一年徒刑,但从公众为其抱不平的情形看,倒显出当局在此事上惩治假新闻是假,惩罚此报道影响政府形象是真,因为人们早知道死猪肉能制成太仓肉松等等。而且“纸箱包子”事件刚一停息,又传来有人用海藻酸钠和柠檬黄色素制成的假鸡蛋出现在市场上,比“纸箱包子”听起来更离奇。一公斤鸡蛋人民币6.5元,而一公斤用化学品制造的假鸡蛋成本才0.55元,真是一本万利。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黑心商贩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经济伦理的巨变
中国社会经济学家何清莲女士在她的学术畅销书《中国现代化的陷阱》一书中认为,中国自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经济伦理三方面的变化极不同步,总的特点是:政治制度的变迁严重滞后,经济制度的变化相对要快,经济伦理观念的变化则快得惊人。
毛泽东时代通过“破四旧” 把传统的经济伦理和道德从人们头脑中全部拔除,“安贫乐道”、“善恶有报”等传统伦理被斥之为封建迷信或缺乏政治立场而抛弃。社会成员被强迫遵守社会主义奉献型经济伦理。到80年代邓小平经济改革时期“奉献型”伦理被“一切向钱看”理论所取代,为了追逐利益,不少人不惜损害他人、损害整体、损害民族、损害社会。这是中共政府在经济改革的同时,没有进行相应的政治制度建设来规范人们的求利行为,才导致如此混乱脱序的状态出现。
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原因
而且中国市场自我调节功能较弱,市场准入制度很不严格,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人获得成功的概率比失败的概率要大得多,高额利润使不少人趋之若鹜。2001年上半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案件139,572件,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192,423件,造假主要针对化妆品、饮品烟酒、服装鞋类、影像制品、药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中国每年都要开展所谓的打假专项斗争,但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这其中不仅有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鼓励,还有黑社会势力的介入,这两大势力的介入使在中国市场上消灭假冒伪劣商品成为不可能。
为了消除世界各国对“中国制造”商品质量的担心,中共政府故伎重演,通过杀一个部级领导向世界表明它铲除假冒伪劣商品的决心。但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都知道,没有相对应的政治法律体系和经济伦理的相配套,消灭假冒伪劣商品犹如水中捞月,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过了风头又会大行其道。
看中国首发
- 关键字搜索:
-
经
來源: 看中国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s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