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如此敏感“赵紫阳” ?
近悉:前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炎黄春秋》杂志发表题为“我在国务院大院的记忆”一文引起中国政坛骚动。中共当局如临大敌,其表现为大陆网站转载该文的网页全被删除,中共宣传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应对,杂志社面对整肃压力。
笔者身在海外,有幸能通过网页看到田纪云原副总理的全文。此文纯属田纪云对其人生生涯在某一方面的简短回忆。在回忆中,他只是平淡地两次提到赵紫阳。即:
“1986年,秘书长们商量,把国务院常务会议室桌子换成了比较时尚的椭圆形会议桌,第一次使用时赵紫阳就批评说,国务院不要带这个头。所以当时其他会议室没有再换会议桌。赵紫阳一贯宣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为了制止公费请客,曾明确规定,公费请客只限‘四菜一汤’。虽然执行中有阻力,未能坚持下去,但对当时不良风气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他严格要求干部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在位期间,从未对自己的住宅、办公室大兴土木购置贵重高档用品,一切从俭,不浪费国家一分钱。”
作为时任总理赵紫阳下属的副总理,有这么一个人生经历,有这么一种事实,产生这么一番感慨,表述出来,有何不妥?为何要删除这样的文章?为何要由宣传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应对?为何要整肃《炎黄春秋》?
田纪云所言不实?可以呀!拿出事实去反驳原田副总理的胡言乱语。
中共当局,能够拿得出实实在在的可以抹杀掉赵紫阳在人民心中光辉形象的点滴事例出来吗?
赵紫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任何能力将他从历史的史册中销去。
中共当局对于“赵紫阳”这么三个字,倒还真有那么点做贼心虚呢!
不是吗?“支持动乱、分裂党”,这种罪名,不比任何一个中共历史舞台政治角逐中失势者的罪名轻。按此罪名,赵紫阳不应该是软禁,而是毫不留情地投入牢笼,哪里能容许他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哪里能够让他潇潇洒洒地打高尔夫球。他,应该象高岗一样,逼得自杀;应该象彭德怀一样,迫害致死;应该象刘少奇一样,死后的骨灰还得用假名;应该象林彪一样,抛尸异国荒沙。
可是,赵公毕竟以人生应该获得的高夀安祥地在软禁地北京富强胡同的寓所辞世。而且最具讽刺性的事是,一个以“支持动乱、分裂党”的罪名从中共最高宝座上驱逐下来的人,中共当局也能为他举行追悼会,时任政协主席贾庆林也能猫哭老鼠般地与赵紫阳的亲属握手致哀。有名有姓的中共领导人,在位的,不在位的,也能为如此一个“罪人”敬献花圈。
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赵紫阳不是罪人!历史真正的罪人,是已经死去了的邓小平和尚在苟延残喘李鹏。只有那些凶狠地向人民举起屠刀的中共当局的领导人,才是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真正罪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尽管在独裁专制统治下,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1989年那段历史的真正事实。当人们回顾那段历史出现的军民对峙、流血冲突,以及以后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和全世界华夏子孙心灵上的阴影时,人们就会真正领会赵公为何在是否对北京实施戒严的表决上投的那张“反对票”。
胡锦涛在其宣导的“八荣八耻”中指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或许这种“荣耻观”适用于做生意的商人。而“诚实”是所有做人者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何为诚实,诚实就是尊重事实。作为政治家,诚实就是尊重历史上所有发生的事实。对此,笔者斗胆在“八荣八耻”上再加上一个“荣耻”。
以尊重历史为荣,以掩盖历史为耻。
实现这个荣耻,“赵紫阳”三字就不会令中共当局继续感到敏感!
- 关键字搜索:
- 何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