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还魂记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统治苏联长达18年,几乎占苏联整个历史的1/4时段。过去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大体上以“停滞”二字概括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往事如烟,俄罗斯人已渐渐将这段历史以及它的执政代表淡忘,很少再提起他。但事物总是一反一正地发展,淡忘的会逐渐鲜明起来,已逝的会逐渐还魂人间,勃列日涅夫就是如此。勃氏归西24年后,俄国掀起纪念这位前苏共领袖冥诞百年高潮,红火得不亦乐乎。

既然是“纪念”,总要说些赞扬的话,如果仍然重复“停滞”二字,岂不成了批判?而且,“赞扬”如果不是捧场、应酬,总得拿出点真货显示确有成就。俄国这次纪念勃氏百年冥诞,有些人就非常认真地举出若干经济、社会方面的事实证明当时起码是可以“对未来充满信心地生活”。这较“停滞”的评价已经截然不同,还有比它更激进的,有些人说那是“最繁荣和最强大的时期”,是“黄金时代”,是“再也不会重复出现的黄金时代”。有了两个“最”,加上“再也不会重复出现”,总算把话说绝了,这才算唱出纪念活动的最高音。勃列日涅夫本人也在高音区获得实惠,从以前留在人们头脑中的保守、落后和腐朽的形像一变而为“模范的苏联领导人”、“很强的政治家”。如此,勃列日涅夫就以前所未有的形像还魂人间。

把勃列日涅夫抬高、放大,意犹未尽。俄罗斯人受过长期领袖崇拜的教化,这方面很会来事儿。电视台马上把过去庆贺他70诞辰拍摄的纪实片《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翻出来重映,把过去为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勃列日涅夫》找出来再播,还把为纪念他百年冥诞专门拍摄的《列昂尼德。伊里奇本人》郑重上映。大规模地、狂泻式地一通灌输,对熟悉苏共意识形态狂轰乱炸法的人来说,原是轻车熟路,毫不生疏。过去到处是斯大林塑像,现在呢?一个小城新罗西斯克在市中心矗起勃列日涅夫青铜雕像。库尔斯克市在他上过的学校门前挂起勃列日涅夫纪念牌。第聂伯罗捷尔仁斯克以勃列日涅夫命名市内最好的公园。总之,让后人时时刻刻缅怀他、思念他的“再也不会重复出现的黄金时代”。连历史学家谢马诺夫出版的着作都命名为《勃列日涅夫――“黄金时代”的执政者》。

这对俄国共产党来说,自然是宣扬已故长辈的极好机会。俄共中央为纪念勃列日涅夫,又是作决议,又是献花圈,又是召开纪念大会,又是发表纪念谈话,一通忙活。久加诺夫专门指出:“国家应该向他表示感谢”。要言不烦,画龙点睛,一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俄罗斯的气概。

从勃列日涅夫爬上权力高峰看,作为赫鲁晓夫被黜的替代者,自然有其圆滑、灵巧的应对之术。如果没有在苏共高层善于周旋的能力,怎么能在总书记职位上稳坐 18年之久呢?他设法坐稳4届总书记而没有遇到挑战,没有象赫鲁晓夫那样得罪权贵而被废黜,从统治术而言,自有其独特的太极拳法。他攫取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职位,又创设国访委员会而任主席,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把党政军权集于一身。他派女婿任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监视部长安德罗波夫的克格勃大权。他需要享受荣誉,以便超过历次领导人,于是,很容易地获得苏联英雄称号。没有人关心他算什么英雄,有意见也没用。勋章、奖章简直就数不来了,光列宁勋章就得到8 枚,就算1年1枚也得8年!据说勋章、奖章总数达200枚,哇噻!他在卫国战争中挂中将军衔,这时自然不满足于此了。党和国家、军队最高领导人,才是个中将,太寒碜了!怎么办?那还不好办,马上授予元帅称号!勃列日涅夫元帅!多辉煌的样子!简直通体发光!赫鲁晓夫就没有他机灵,他只得过中将军衔,在陈毅元帅面前讲话似乎就矮了一截儿。勃氏胸无点墨,但他会动员记者以他的名义写书,传记性回忆录《小地》、《复兴》、《垦荒地》相继出版,不怕没有替他吹嘘的,居然授予列宁文学奖。要权有权,要奖有奖,要名有名,要利有利,要什么有什么,这才是共产专制的最高权力握有者的形像。有些人奉承他是什么“模范的苏联领导人”,是从统治者角度的赞扬,跟老百姓的利益毫不搭界。

勃列日涅夫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也不是碌碌无为,平庸腐朽。他在拨弄苏联体制、效忠党国方面还是有所用心的。只要能把周围的大员调动起来,以强国为务,也是本事。勃氏当政期,军事征伐最为突出。1981年军费达1400亿美元,较1965年的320亿美元增长4.4倍。舰艇总吨位已接近美国,作战舰艇和攻击型潜艇数量超过美国。海军实力的增长说明苏联志在对外扩张。它在亚非拉地区搜获了20多个海空军基地使用权。1987年,它的洲际导弹数量超过美国,核弹头当量约为100亿吨,几乎比美国多一倍。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它的军事冒险才显得突出:公然入侵阿富汗,耗时10年,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公然镇压捷克民主改革,遭到全世界声讨;公然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危胁我国安全;公然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挑动印度支那内斗。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侵略性把苏联帝国的本质暴露无遗。这与赫鲁晓夫鼓吹三和一少恰成对比。有些人称勃氏时期为“黄金时代”、“再也不会重复出现的黄金时代”,其实就是指以武力征伐的扩张时代,是从统治者角度对嚣张跋扈的军事帝的歌颂。

为什么俄罗斯要兴起这么一个大规模活动,大肆吹捧已被历史唾弃的苏共领袖呢?不能不令人想到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从上至下弥漫着浓重的惋惜情绪。失去大国地位,丧失争峰能力,原有国土四分五裂,昔时“兄弟”各自东西,这一切深深刺伤俄罗斯文化中固有的帝国情怀。懊丧心理使推倒专制的狂热逐渐冷却,深为过去的大国荣誉不再追悔莫及。这种“帝国情怀”本是专制体制的意识形态,从彼得大帝流传到列宁、斯大林的共产党身上,镌刻在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历史柱上,形成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普及于俄国各族群众意识中。2002年1月15日,普京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前一句是痛悔心情的表露,后一句是无可奈何的陈述。你想,俄罗斯沉浸在这种“惋惜”气氛中,怎能不勾起旧日情怀,现在居然歌颂,不,简直就是盲目吹捧起昔日特权集团的头目勃列日涅夫来!这种活动究竟意味什么?值得深思……

更严重的是,勃列日涅夫70岁以后因疾病折磨已不能视事,却还是赖在总书记宝座上不肯下来。不能视事到什么程度?语言发生障碍,说话前言不塔后语;思维能力衰退,无法形成完整思想;丧失自制能力,上下楼梯困难;性情暴躁易怒,难以安心静养。一位精神病和心脏病患者却要决断一个大国繁忙的内政、外交政务,这就是苏共执政的真实历史。作为最高权力执掌者,只要不是在内斗中被踢出权力圈外,就必然执掌到底,直到停止呼吸才能交权,这是共产专制的自然法则。于是,在各种会议上,他只能按照秘书为他起草而经一定批准程序的稿子照本宣读。有时,讲话稿送错了,他却照念,直到助手上台提醒,他还满不在乎,对听众说:“同志们,这可不是我的过错……”与外国领袖会谈就麻烦了,要事先估计人家会提什么问题,由秘书写好不同答案(林彪叫“拉条子”),相机递给他去念。勃列日涅夫是工人出身,只上过中等技术学校,文化水平低,理论修养更谈不上,加以晚年病重,只能靠宣读讲稿打发日子,这样的日月长达8年。问题在于,已经走上民主道路的俄罗斯人为什么突发奇想,吹捧起这样一个靠念讲稿过日子的专制制度代表?难道他们真的欣赏这样的权力结构、真的想回到那个靠念讲稿领导这个国家的体制?普京于2005年4月25日《国情咨文》中宣布:“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上最大的灾难,对俄罗斯人民来说是一个悲剧。”(转引自《百年潮》 2006年11期王正泉文)“灾难”、“悲剧”,怎么能这样评价那场摧垮专制制度的转型?这个问题更值得深思……

普京作为俄国总统公开提出苏联解体是一场“灾难”,是一出“悲剧”。这个明目张胆的判断是晓喻世人:被苏联霸占的波罗地海3国无权独立,因为在普京总统看,3国行使自己的主权是一场“灾难”,是一出悲剧。同样,罗马尼亚要求归还被苏联抢走的比萨拉亚和北布科维纳,芬兰要求归还被苏联抢走的领土和汉科半岛及周边海域,波兰要求归还被苏联强制合并于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的波兰领土,更不用说中国要求归还由苏联占领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等等,普京都作如是观。因为归还了侵占的领土就破坏了原苏联领土的完整,就显示苏联的解体,普京认为这是绝对要不得的,是一场“灾难”,是一出“悲剧”。这是维护共产霸权的论调,是宣扬侵略有理论!怪不得当车臣这个小国要求独立时,从叶立钦到普京一致血腥镇压,摆脱了苏共专制的俄罗斯新主人原来要维护苏联帝国对弱小民族的霸权,不允许他们自决。叶立钦和普京都隐瞒了斯大林如何迫害车臣民族――在希特勒大兵压境时,斯大林对车臣人施行名为东迁实为灭绝政策,这是车臣这个弱小民族坚决要求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因。明乎此,便不难懂得,今日的俄罗斯主人、曾任苏联特工中校、现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普京脑子里的“灾难”、“悲剧”究竟是什么意思。

俄罗斯并没有民主化,这方面证据甚多。最显着的例子是:叶立钦总统的位置岌岌可危时,将总统权力私相授受普京,普京的回报是,对叶立钦过往政治行为不予追究。这中间有什么民主的影子吗?苏联共产党的专制传统通过叶、普二人流布至今。(附带说一声,普京至今未退出苏共,党证还放在他抽屉里。)普京如今正做着恢复如苏联那样虎视眈眈、令人生畏的大国之梦。所以,俄罗斯才掀回忆勃列日涅夫的高潮,让人们沉浸在那个“黄金时代”。我以为,这绝不是好梦,是帝国霸权行将复辟的先兆,人们啊,提高警惕!

本文留言

作者吴庸(北京)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