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从《中国污染的代价》报告被要求删除谈起

作者:王维洛  2007-07-29 22:2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一、因环境污染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将超过“三年自然灾害”的非正常死亡的人数

中国的GDP每年以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的速度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亮点”。但是中国为之付出的生态资源环境的代价,现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据《金融时报》2007年7月3日的报导∶世界银行在中国有关部门的合作下,几年来对中国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撰写了一份题为《中国污染的代价》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污染每年造成70多万人非正常死亡,其中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大约39万4千人死亡,中国农村地区的水污染每年致使大约6万6千人死于严重腹泻、胃癌、肝癌和膀胱癌。另外,燃煤和食用油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每年使大约30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专家还指出,中国的污染问题是全方位的。除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外,中国的土壤、食品污染也引发慢性病或癌变。

每年七十多万人过早死于环境污染!人们不知道这个平均数是来自过去多少年的统计数据。是过去十年的数据?还是过去二十年的数据?如果是十年的数据,一共有七百多万人过早死于环境污染!如果是二十年的数据,一共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过早死于环境污染!这就是中国高速经济发展付出的巨额代价。根据中国政府第十一五计划制定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就是维持现状,不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换句话说,就是维持每年七十多万人过早死于环境污染的水平不变。如此维持下去,过早死于环境污染的人数将超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因为“三年自然灾害”而非正常死亡的人数。

二、环境保护的两个指标

中国政府第十一五计划的环境保护目标集中在两个指标上∶
——二氧化硫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涉及的是空气污染,化学需氧量涉及的是水污染。

中国能源组成中煤炭占主要部分,燃烧煤炭时,煤炭中的硫变为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然后又随着降雨回到地面,这时的雨就是酸雨。酸雨又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损失。

化学需氧量(COD)又称化学耗氧量。水中有机物质和还原性物质被化学氧化剂氧化,根据残留的氧化剂量,折算成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称为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主要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数值越小,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越低。

根据中国环保局局长周生贤的讲话,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0.4%,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加了0.5%。周生贤认为总体环境没有恶化。

其实,把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放在控制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上,是过于简单化了。因为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并不仅仅只体现在空气和水污染上,而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的增减也不能全面地、完整地体现空气和水污染的状况。只有在其他指标都不变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减少才能体现空气污染程度的减轻;只有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减少才能体现水污染程度的减轻。

中国环保局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选做环境保护的最主要的指标,也许是因为,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而其他指标的改善则比较难做到,比如减少二氧化碳放量,或者减少水体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只要在火力发电厂中安装脱硫装置便可以达到,这个技术并不难,成本也不高。又比如工厂采用水循环系统,就可以大大减少化学需氧量的排放;生活废水经过机械和生化处理,也可以大大减少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如果只是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这两个指标降下来了,而其他指标有所上升,空气和水污染的程度还是可能加重,因环境污染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可能还要增加。所以根据二氧化硫排放量略有减少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略有增加来判断总体环境没有恶化,是过于简单和武断了。

三、环境评价指标

环境是否受到污染?这取决于政府制定的环境评价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空气中的微粒含量的安全标准是二十毫克,而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空气中的微粒含量是这个安全标准的五倍以上,但是根据中国的标准这是安全的、合格的。

这就像评价一个共产党员一样。这个党员是否不合格?这个党员是否是优秀党员?这取决于党委制定的党员评价指标。根据动向杂志2005年12期报导,近日河南省委下达指示,公职人员评先进的条件,要具备五“不”∶一不能搞婚外情、二不能参与赌博、三不能到色情场所、四不能收万元以上的礼品、五不能有吸毒行为。河南省委把评价标准降低了,先进党员的质量也变味了。同理,把环境评价指标的标准降低了,受严重污染的环境也会是“合格”的环境。

再说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上面已经谈到,化学耗氧量越小水质越好。下面是1988年版和2002年版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对照∶

1988年版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化学耗氧量
一类水∶小于等于2毫克/升;
二类水∶大于2毫克/升但小于等于5毫克/升;
三类水∶大于5毫克/升但小于等于8毫克/升;
四类水∶大于8毫克/升但小于等于15毫克/升;
五类水∶大于15毫克/升。

2002年版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一类水∶15毫克/升;
二类水∶15毫克/升;
三类水∶20毫克/升;
四类水∶30毫克/升;
五类水∶40毫克/升。

一份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为15毫克/升,按照2002年版的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这份水样是一类水,最好的水;而按照中国1988年制定的标准,化学耗氧量为15毫克/升是四类水,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只能作为农业灌溉用。

另一份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为20毫克/升,按照2002年的标准,是三类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源。而按照中国1988年制定的标准,是五类水,是污染水,不能作为饮用水源,不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

同样的水,就是通过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改变,五类的污染水变成了可以作为饮用水源三类水,四类的轻污染水变成了质量最好的一类水。这和河南省委制定的先进共产党员的标准一样,一个不断地只收取万元以下的礼品的腐败党员,还可以是一个好党员。饮用水符合现行的标准,空气符合现行的标准,还是不能阻止每年七十多万人过早死于环境污染。

四、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在一个没有学术的自由、没有民主的制度的国家中,水质检测只是权势人物手中的一个玩物。哲夫在“淮河生态报告”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工厂排放废水的一份同样的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可以得到三个完全不同的值 ∶991毫克/升,540毫克/升和249毫克/升,唯一的差别就是工厂的领导是否在场,哪位领导在场。这个实例就说明中国目前的水质检测的现实,实验室出来的数据,并不一定反映真实的情况。

松花江水污染后一周,政府宣布水质符合要求。去年笔者亲自考察了松花江,发现水质不可能符合要求。笔者还专门品尝了松花江的鱼,其肉有一股化学药品的味道。问哈尔滨的居民,他们大多不相信政府的话,至今还是购买瓶装的矿泉水。

在2007年无锡太湖水污染事件中,有无锡的居民自己做了水样分析,然后把结果和照片都登到了网上,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所以,无锡的水到底能不能喝,水质是否符合标准,无锡人心中有数。

五、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求世界银行删除报告内容

减少水体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比减少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难度大许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难度大许多。不久前在德国举行的G8峰会上,发达的工业国家承诺到2050年之前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个好消息。德国则计划到205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50%。中国在会议上没有承担任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义务,认为这是发达工业国家的事,“发展中国家”没有这个义务。

中国政府在第十一五计划中,提出到计划期末, 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减少20%。有人则把这个指标也推广到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即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这个目标在中国媒介上也登得很多,也宣传得很利害,似乎是中国政府对世界气候改善的贡献。但是考虑到十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的GDP总量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加,这样到十一五计划末,尽管单位排放量减少20%,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比十一五计划开始时增加34%!根据荷兰研究机关的报告,目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目前没有(经济)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的一些科学家也附和这种观点。其实,中国政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财政资源,其控制、并且可自由支配的财政资源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政府。中国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所以中国目前没有(经济)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论点不能成立。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得利者应该是中国的老百姓。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必然会减少空气污染,而空气污染是造成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要求世界银行删除报告中的一些数据和内容?

据说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以人为本”。但是世界银行《中国污染的代价》的核心,是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与此背道而驰。中国的经济发展导致每年七十多万人过早死于环境污染,这怎么可能是“以人为本”呢?世界银行的报告直接挑战的是中国的发展政策,所谓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政策。

“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点就是活着。人不能活着,还空谈什么“以人为本”?中国大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五十岁前拚命挣钱,五十岁后用钱买健康。这反映了中国人目前生活的哲学。五十岁前是“以钱为本”,五十岁后才“以人为本”,五十岁后才明白生活的哲理。

其实,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卫生部是参与了世界银行《中国污染的代价》这个报告的编写。中国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大约39万4千人死亡,水污染致使大约6万6千人死亡,室内空气污染造成30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这些数据、特别是分地区用于绘制地图的数据,都是这两个部门提供的。而世界银行只是利用这些数据,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做出判断,从而得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以人为本”,其付出的代价是太高的结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卫生部要求世界银行删除一些数据和内容,是表示他们主观上对世界银行报告的结论的不赞同,为了向上级机关和领导表示他们的立场。无论世界银行是否尊从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卫生部的要求,都不可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以人为本”,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太大,过早死于环境污染的人数将超过“三年自然灾害”的非正常死亡人数。

──原载《民主中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