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安徽大水冲得走校舍冲不走政府大楼

 2007-07-27 01:0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中国有句叫得震天价响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历任政府都信誓旦旦以发展教育为国策,但近日安徽省的洪灾揭露了当局的虚伪。安徽省教育厅公布,全省有2559所中小学因洪水受灾,被冲毁的校舍多达3275间。相反,面对滔滔江水,各级政府的总部大楼却屹立不倒,丝毫无损。这种强烈对比,说明什么体制性问题呢?

七月八日以来,安徽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并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灾害。

安徽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是这次水灾的重灾区之一,受灾学校占总数的一成二以上。面对这个劫难,很多村民不仅没有失望沮丧,反而有点幸灾乐祸,为什么?因为在洪水来到之前,很多校舍已经日久失修,变成了危房,很多学生被迫走到户外上课。虽然村民不断催促政府,要求正视,但来自底层老百姓的呼喊声,总是弱不禁听,以致重修、翻新、危房改造等工程一拖再拖,洪水一来,那些早已摇摇欲坠的校舍当然不堪一冲,轰然倒塌。现在可好了,洪水把学校冲毁,总要重建了吧?!说起来虽然有点悲凉,却是今天的国情。

如果说安徽省各级领导对学校危房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许有失公允,因为省教育厅早在O二年已启动学校危房改造工程,计划耗资十亿元、在三年之内将全省最危险的三百七十万平方米校舍重修,让百多万学童(约占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14%)免受危房威胁。不过,因为很多县市都没有配合拨出相应的、应分担的款项,令计划如同夭折,到去年才投资二亿多元、重修五分之一的危校;而且,由于拨款不足,即使重修了,很多都是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

地方政府没钱吗?非也。只是领导干部不愿把钱“浪费”在教育上,而是要用得其所,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能够帮助他们升官的骨节眼上。最有效、最快捷的当然就是打造一个个政绩工程,既可以刺激经济,也可以让大家“看到”他们的工作成绩。所以,原本用作改善教育、改造危房校舍的资金,被挪用挤占,用作建造一栋栋政府大楼。

今次水灾重灾区的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最近耗资三千万,仿照美国“白宫”,建造了超级豪华的政府大楼。但是,当地杨庄小学是高危校舍,需六十万元翻修,区政府一直不肯拨款,而是向日本政府申请援助。当日本记者提出这一疑问时,当地官员竟以“办公楼建设与教育费用来自完全不同的预算”来搪塞。用那么多钱来兴建的政府总部,又怎会轻易被洪水击倒呢?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仿照美国“白宫”,建造的超级豪华的政府大楼。

说 到底,如此荒谬的运用公共资源,跟体制的缺陷息息相关。一个县市、省或国家的一把手,就是土皇帝,他掌握的不仅是政权,而是辖区内所有资源的支配权,如果 创造及运用那些资源,全凭他一念之间的决定,其他人,特别是老百姓,根本无可置喙。这就造成国家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公平,底层老百姓要不断牺牲他们的利益来 满足领导干部的私欲。

因此,只要目前的体制不变,想改变公共资源的运用,投资更多在教育,无疑是缘木求鱼,那句“再穷不能穷教育”假口号只会一直喊下去,不会带来任何实质变化,洪水来到,校舍、民房总是率先倒塌的情况仍然会不断重演!
来源:亚洲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