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提起中国古人提倡的「忠」,很多中国人立刻想到了那些对皇帝们言听计从的「愚忠」的古代大臣;提起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很多中国人立刻想到了「明哲保身」的「聪明人」;提起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说起中国的贞节烈女,很多中国人立刻想到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可怜的弱女子们。
笔者也曾经是这样看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并将它们归类为「糟粕」。直到后来,有机会静心读了很多中国的古籍,才非常吃惊地发现,原来我眼中的中国文化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而是在1949年后被歪曲了的中国文化。真正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的歪曲造成了中国宝贵传统的消失,也导致了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从而在行为上对宝贵道德传统的背离,导致了今日中国社会道德的大滑坡,以及整个社会状态的混乱。笔者尝试通过此系列的文章还历史的真实。
◇◇◇◇◇◇
汉成帝的时候,有一个世家子弟叫张放,他的母亲是公主,他的妻子是皇后的妹妹。汉成帝非常喜欢张放,经常同他游乐宴饮,不理朝政。张放也喜欢陪着皇上放纵娱乐到深夜。皇太后认为他耽误了皇帝管理国家,在皇太后的压力下,汉成帝最后被迫让他离开了京城。若干年后汉成帝去世,张放听说后,「思慕哭泣而死」。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让我深思的是古人对张放的评价。
评语是这样说的:张放不是不爱皇上,但是他对皇上是不忠的。他对皇上爱而不忠,所以从仁义方面来说他是一个贼。
从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张放可以说对汉成帝忠心耿耿,无论他喜欢什么都陪着;作为一个朋友,他对汉成帝也是仁至义尽,甚至到了因为失去汉成帝伤心而死的程度。可是古人却说他「爱而不忠」,「仁义之贼」。从这段评语来看,很显然古人说的「忠君」并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忠君」,古人眼中的「忠」是一个比「爱」还要高尚的做人的品质。
中国历史上千古传诵的忠臣,都是不畏生死,能够为民请命的大臣,或者是忠于职责,宁死不屈服于君王的权威或者一手遮天的权贵的人。古人对张放的评价是「爱而不忠」,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忠君呢?
汉武帝时的大臣汲黯被汉武帝称为「社稷之臣」,一次他因为直言触怒了汉武帝,很多其它的大臣责怪他,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天子设置公卿大臣是为了辅佐皇帝治理国家,难道是让我们阿谀顺从皇上,从而陷皇上于不义吗?我们已经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如果只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那么这个国家该如何?」
据《孝经》记载,一次孔子的弟子问他子女顺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就是孝子?孔子是这样回答的:「这是什么话啊。这是什么话啊。过去天子有七个争臣,哪怕这个天子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五个争臣,哪怕这个诸侯无道,也不会失去国家;一个大夫有三个争臣,哪怕这个大夫无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家业;一个人有一个争友,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一个父亲有一个争子,这个父亲不会陷自己于不义。做儿子不能不同父亲据理力争,做臣子不能不同君主据理力争。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一定要争。顺从父亲的命令,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真正的「忠君」是不要陷君王于不义,换句话说,要为国家负责,为百姓负责,也就是为君王本人负责。从这个角度来看,张放陪着汉成帝放纵声色欲望,使汉成帝成为历史上的昏君,确实离真正的「忠君」差得太远了。
想到今天的中国,真正能够不畏生死,为国家负责,为百姓负责的「忠臣」还有几个?我常常想,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哪怕是在乱世中,因为中国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真正的「忠臣」虽然受到当朝权贵的打压,民众也是支持和同情他们的。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可是在「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思想占主导的今日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丢失,这种精神也在消失。
- 关键字搜索:
- “忠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