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政府草拟新法规禁止网民匿名留言

厦门市政府已经草拟新的互联网法规,禁止网民匿名留言,在网上讨论需要以身份证上真名具名。网民对新法规表示强烈不满,不排除会再次发动大规模示威抗议。

厦门市《海峡导报》周三报导,市政府已经在上月中,草拟了《厦门市有害信息及不良信息管理及处置办法》,新办法提出禁止匿名发言功能,以及要求网站设置支持政府的网络评论员进驻。有关措施,将适用于主机设于厦门,以及向厦门市政府申请网络内容供应商牌照的网站。

在周四,广州《南方都市报》引述厦门市工商局官员的言论,指厦门有意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城市,要求网民在讨论区,用身份证上的真名发言。这名官员又指,相关法律将会在近期实施,但否认与厦门市上月初,反对二甲苯工厂大示威有关。

有关消息令厦门的网民相当愤怒。其中一名厦门网民王先生,在周五接受本台访问时,批评有关措施荒唐,他指网民有可能因为捍卫言论自由,再度发起游行:这个政策根本是荒唐的,主要不让我们讲说话,我们都非常愤慨,如果政府真的实行的话,我们不排除再发动一次游行。

厦门抗议事件中的关鐽人物《南方都市报》记者连岳,因在他的具名博客中猛烈批评厦门市官员的过失,并取笑官员天天闹笑话,时时抢镜头。他的言论受到不少网民的支持,亦掀起网民对相关政策的强烈不满,因而触发群众大规模上街示威。

网络维权人士黄琦指,地方官员定出这种法规,显示他们对言论开放的观念完全不适应,最后成为笑话:这反映出,现在地方官员们,完全不适应老百姓可以有自己的声音,最后他们不断定出这类政策,变成了笑话,输得很惨。现在信息科技发达,中央和国际媒体也不卖帐,这些政策最后都没有用的。

在上月初,厦门市市民,因抗议当地政府,批准在厦门市郊七公里外的地区,兴建由台湾人投资的二甲苯工厂,他们透过手机短信、互联网论坛,以及博客,发动了两万人游行抗议,最终令有关计划,在强烈反对声浪下暂缓兴建。厦门市政府虽然多次想拘捕游行搞手,但直至现在,都没有人承认是游行的组织人。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