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一种感觉
希特勒,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凶狠残暴的人。作为纳粹德国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虽然我很少看到他的真实形象,但是在心目之中,我还是能够感觉得到他的存在与力量。当然这种感觉也是比较模糊的。因为我几乎没有看到他的任何暴力行为。我之所以把他当成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重要人物,主要的一点还是因为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战争,总是以杀人为主要手段的。总是一些人,去和另一些人互相残杀。这当然就是暴力的终极体现。于是希特勒的形象,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凶狠与残暴。其实这种印象非常表面化。可能受到资料方面的局限。因为在我获得的很少一点资料中,也很难找到对他这个人的具体描述,而更多的是一些生硬与空洞的名词与形容词。凭借这样的资料来分析希特勒的心理,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最近我关注到媒体上有一篇关于希特勒的报道,题目是《二战美老兵:我偷了希特勒的帽子》,内容是在1945年4月30日,二战接近尾声时,马罗维茨和美军第42彩虹师的战友们撞开了慕尼黑一家豪宅的大门,屋子的主人已经不在了。在同一天,美国、苏联和英国联军包围了柏林,走投无路的希特勒和他的情妇,在柏林总理府地下避难室举行婚礼后自杀。自杀时的希特勒肯定不会想到,那些美国士兵闯进的正是他位于慕尼黑的家。一个19岁、想成为魔术师的美国士兵,搜遍了慕尼黑这所居室,得到了二战以来最著名的纪念品之一--希特勒每次出席国家重要典礼时戴的帽子。这个得到希特勒帽子的美国士兵,就是马罗维茨,那篇将近1000字的报道也是根据他的回忆写成的。从报道中可以看出,马罗维茨得到的那顶帽子非同寻常,其价值也不可估量。这可能也是报道的焦点。而引起我关注的却是报道中的一小段文字--
慕尼黑几乎成了一座废墟,但在希特勒的住宅里,侦察小组却发现了一个高个灰发、穿着庄重外套的女管家。马罗维茨说,当他们告诉这个女管家希特勒大势已去时,这位女管家竟然还很伤心地说:“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那么恨他,他是一个这么好的男人。”
这段文字可能很容易被读者忽略。因为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那顶帽子上面。而我却从中捕捉到了希特勒的一缕气息。因为在这个女管家的眼里,希特勒的形象,和我心目之中的那个形象,是绝然不同的。研究这段文字,首先我认为它是真实的。因为马罗维茨没有必要专门去编造一段谎言出来。而且这个细节完全是附带性质的。应该是马罗维茨在回忆时顺势流淌出来的,反映出了当时的真实情景。然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女管家“高个灰发、穿着庄重外套”,而这时候的慕尼黑几乎成了一座废墟,这对当地居民的形象肯定会受到影响,而当时希特勒已经大势已去的消息,即使那些美国士兵不说,女管家也应该提前知道了。而她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形象。作为希特勒的女管家,一个进入希特勒生活圈中的人,她的形象应该和希特勒存在密切的联系。因为这必须得到希特勒的认可与适应。那么我可以推断出,平时呆在家中的希特勒,可能在形象方面比较注意,即使是一个女管家,也必须显得庄重端正。而在听说了美国士兵的话后,这个和希特勒非亲非故的女管家,也没有像我们曾经见过的一些人那样,马上换一副新的嘴脸,投身新的阵营,对那个大势已去的旧主人进行愤怒声讨或反戈一击,以及与那些得势的美国士兵一起展开抄家行动,而是很伤心地说: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那么恨他,他是一个这么好的男人。这个女管家把希特勒称为“一个这么好的男人”,并为人们恨这个好男人而伤心。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看出,生活中的希特乐,不光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凶狠与残暴,而且还是很友善的,很亲近的。而一个让人感到友善与亲近的人,我想不应该是强硬霸道的,而应该是软弱温和的,不应该是野蛮粗暴的,而应该的细腻敏感的。
有了这样一种新的发现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希特勒的简历,是否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希特勒1898年出生于奥地利北部布劳瑙镇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
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 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
1914年 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俄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 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
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
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党魁,随即组织党的武装冲锋队。
1923年 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 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 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
1924年底, 希特勒出狱。出狱后,他改用合法手段夺权。经多年组织工作和苦心经营,待到 1933年 1月,终于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将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总理的宝座, 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
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 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 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 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
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条约,宣布重 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
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 定》;次年,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于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 他在构成对德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后,便于 1936年3月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接着于同年7 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进而在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
1938年,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39年9月,出兵闪击波兰,正式点起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烈火。
1940年春,把战火燃烧到西方,只用6个星期就打垮了 英、法联军,占领了西欧和北非广大地区。
1941年6月,又突袭苏联, 妄图在 6个星期到2个月内打败苏联。但是,在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国,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节节败退。
1945年 4月 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56岁的希特勒眼看灭顶 之灾降临,便于30日15时30分,同他的情妇爱娃一起,在总理府 花园的地下掩蔽部里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在研究希特勒的简历中,我还是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他在1920年成立了纳粹党,三年后又因策动政变失败入狱,在狱中他写的一本书--《 我的奋斗》开始。因为这本书不光暴露出他霸占世界的野心,也体现出他的心中隐藏着明显恐怖感与受害感,和强大的暴力愿望与需求。
在《我的奋斗》里,希特勒清清楚楚地表述了他的世界观:“对于行成雅利安这种高等的文化,做為奴隶的其它低等民族要比家畜更加重要”,“德意志的伟大祖先一手拿剑,一手扶犁,从其它的文化上低等的民族那里为我们争取到土地,和生存的空间。”所以,“体能上不适的人便没有生存的价值”,“雅利安的血液必須是纯的”。“世界史是做为征服者的少数民族的历史……而那个少数民族只有一个”。在书中历数了犹太人的阴谋、共产党人的阴谋、斯拉夫人的阴谋、法国人的阴谋、波兰人的阴谋、捷克人的阴谋、和其它一切民族的阴谋后,他写道:“尤其(第一次世界大站后),德国人民今天破败无奈,国土被刮分,民族被分裂,生存空间被堵死,德国被全世界欺侮……”,快要沦落为昔日的德国的“家畜”民族的地位了。
在阴谋的阴影里,德国不能不搞阴谋。而对“必要的战争”的预谋,就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我的奋斗》的始终……希特勒就是以这样的对民族恐怖未来的憧憬,唤起德国一般老百姓心中的民族受害感,从而为法西斯以后对其它民族的侵略和屠杀,预先套上了一层“自卫”的外壳。而真正产生恐怖感与受害感的,其实就是他本人。他后来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为了消除自己心中的恐怖感与受害感。为了消除自己心中的一种感觉,而发起一场大型的战争,造成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悲惨场面,让成千上万的人落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地步。这听起来简直荒谬不堪,但却是残酷的事实。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在希特勒那凶狠与残暴背后,其实还有另外的一面,而且这一面可能更加真实地接近他的内心世界。比如他的友善与可亲,以及在个性中可能存在的软弱与温和、细腻与敏感。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怖感与受害感。而且他和拉登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是从自己心中的一种感觉出发,前者是害怕与恐惧的感觉,后者是恐怖与受害的感觉,然后以这种感觉为核心,发展演变出一系列巨大无比的暴力事件,来消除或者缓解这种感觉。而人的感觉,其实是一种非常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且,人的很多感觉,其实只是一种错觉,一种幻觉。而随之产生的暴力,以及暴力对别人造成的打击与伤害,却是真实而又直接的。
- 关键字搜索:
-
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