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起舞对吴苹 长枪短炮战郑洪

社会真的是一所大学。重庆“钉子户”事件过去了,《南方周末》记者对关键15天的幕后进程,有所披露。若是勇于拨开假象,登高一望,包你能拿到有价值的学分。

首先看到的是独裁体制的虚弱和恐惧。“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爆光后,以“崛起”闻名世界的国家机器竟让一对生意人搞得如临大敌。郑洪(重庆九龙坡区委书记、“钉子户”的顶头父母官)天天上网,当3月末“钉子户”事件达到高潮时,他得到的统计是:支持户主杨武吴苹夫妇的高达80%多,预测要强拆的达到40%多,预测和解的只有30%。郑洪说:“汪书记(重庆市市委书记汪洋)和王市长(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多次作出指示,而我除了书面汇报,一般每天还要给书记、市长汇报两次,最多的一天要跟汪洋书记汇报5次,此外还要给建设部等相关部委汇报情况。”郑洪对22日的高潮心有余悸,他形容:“长枪短炮”都在那里摆着。刘少奇让共产党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没有那么一回事。事实是,民间起波澜,官员腿打颤。

有人常常天真地想,官员遇到问题,只要依据法律办理,何需当热锅上的蚂蚁?要回答此问题,九龙坡区法院院长张立的追忆很有参考价值。他说“钉子户事件”给他的压力,“40年的人生中从未遇到,一生可能也就这么一次。”他若真的是个有职有权的、有良知又有魄力的执法官,何以感受如此大的压力?本来是他出头发布了限期拆除令,“上峰”迫于形势,一再让他的“令”说了不算。他象个小媳妇一样:“我一个区法院的院长专门两次去市长办公室陈述事件在司法框架内的进展……”张立还对“三权”的乱七八糟有所描绘:“回忆当时有各种意见,甚至有同志提出法院和房管局、区政府一起开新闻发布会,法院方面觉得很不合适,房管局是行政机关,法院审查房管局的行政裁决,(如果一起开)社会会怀疑法院丧失了独立权。”他朝令夕改不甘心,当傀儡又自觉委屈,压力自然降临。看来,这位法院大头目,“党性”修养,远不到家。

“党大于法”的潜规则,郑洪的话更坦率些。他说:“在国外,政府官员和法官是不会坐在一起的,但国外记者不理解中国的党委领导。”

作贼终究心虚。所以他们的对外宣传时,惟恐露了马脚。且看张立接触媒体前的心态:“第一次面对媒体,没有经验,又害怕言多必失。”这里的一个“必”字,道出了谎言、真情不两立,惟有念稿能提高保险系数。君不见上至胡温皆如此。

张立记得,3月24日又是一个星期六,“那天王鸿举市长亲自召开了一个会议,市长用了一个词‘无懈可击’,如果法律上有瑕疵有问题就不能走强拆这条路,底气不足。”。他还说:“大家都意识到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党委、政府过度介入影响并不好,这事一旦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司法体制和司法权威。”没有黑箱操作,自然无懈可击,用不着“底气不足”。他们的顾虑有懈可击,感到底气不足、影响不好,正好是挂了“依法办事”的羊头,去卖“党大于法”狗肉的自供状。

郑洪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关切此事的电话。他说:“关切的电话中有五六个是主政一方的官员,他们很关心,但也没谈出具体意见。”毛泽东说领导干部的两件事是用干部和出主意,没想到今天的高官都成了“传球能手”,怨不得李瑞环骂他们是庸才加奴才。

记得中共建国初期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一课书是“毛主席会见伤兵”,说的是住在延安医院的一个伤员,濒死前希望见毛主席一面。毛泽东闻讯赶来,抚慰后伤员安然停止呼吸。毛泽东骑马疾驰的插图,我至今印象清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伪造的。因为当时中共领袖深知“民心可用”,民众中的“大救星”迷信观念也方兴未艾。此次事件中,吴苹几次提出了同市领导见个面的要求。郑洪说:“吴苹提出要见郑书记,要求很强烈,还开了个玩笑说,让我见书记,一分钱都不要了。”但最终都被郑洪挡了回去。按理说,吴苹见市长或书记,咫尺之遥,转瞬可到,你当市长、书记的屈尊见她一面,是个多好的显示亲民、解决问题,甚至留下佳话的契机呀!但他们不!身为纸老虎,虎威不能丢。虎者,唬也。中共执政能力两个字,一个是“谎”,另一个就是“唬”啦。

4月6日,汪洋在内部笑着说:“这事是对我们政治智慧的考验,通过这个事情,证明九龙坡区政府的执政能力是强的,执政智慧是成熟的。”这一番“明为树郑洪,不知树谁人”的吹捧,大家都升官有望了。但他们对吴苹的懂法和谈判才能也颇为嫉恨。记得一部“革命老电影”里,游击队长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捉住狐狸,就得比狐狸更狡猾。”官员的狡猾是“政治智慧”,百姓的依法力争是存有“过高的期望值”,这是什么逻辑?这是思维领域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专制逻辑!凡是旨在清除此逻辑的言论和行动,都是正义的言论和行动。吴苹一家的抗争力量,尚感不足。若能组织起来,民主曙光,才有望快速到来。


网友推荐(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方影竹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