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假外资案频生

西安一家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因资金不足而引进外商,但最后发现它只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一美元公司。

新华社称,专家提醒企业,近年来假外资投资案件频繁发生,这类事件的发生有外因更有内因,应当引起政府和企业的注意,尤其是正处于招商引资热潮中的中西部地区,更应予以足够警惕。

陕西海华冶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能源建设为主的民营企业,2000年取得西安市天然气加气母站项目,并合作成立西安倡笙天然气有限公司来经营这一项目,由于资金不足准备引进外资。2003年9月,自称美籍华人的吴滨来到西安,表示其所在的卡门公司准备投资这一项目,并出示了中国银行(香港)尖沙嘴东海商业中心分行致西安市政府的《银行资信证明》,证明卡门公司有1亿港元资产。很快,双方开始合作,决定由卡门公司投入现金275万美元,成立中外合资倡笙公司。

2005 年7月14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致函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国际结算部,否认所谓的《银行资信证明》是该银行发出。海华公司随后展开进一步调查,在香港黄林梁郭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卡门公司唯一董事股份转让材料上,发现所谓的卡门公司竟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一人一股的一美元公司。

海华公司由于引资失败,随后被迫自筹资金进行项目建设,不但延误了工期,而且背负了巨额债务,公司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过于宽松的公司注册环境,为假外资滋生提供了温床。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