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权贵瓜分中国

《财经》杂志2007年第一期,以《谁的鲁能》为题,报导了发生在大陆山东省的一件怪事,立即在海内外引起严重关注。两家私人小企业,以37.3亿元的价格,吞掉了一个价值738亿元的巨无霸。这家巨无霸企业就是横跨煤电、矿产、房地产、工程建设、金融证券、高科技、体育等产业的超级挣钱机器,曾经是山东第一大国有公司的鲁能集团。


鲁能被吞并的整个过程,叫人疑窦丛生。一个庞然大物,从国家的财产,名不正言不顺变成职工的财产,然后又无声无息变成私人的财产,再由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以缩小了20倍的超低价,进行了收购。在这个诡秘的私有化和廉价收买的过程中,鲁能700亿的国有资产哪里去了?这是第一个疑问。
第二,700亿国有资产不见踪影,主管部门干吗去了?管资产的国资委、管电力的电监会和管市场的电网公司都说,他们“不知情”。几个小偷登门入室,偷走了豪宅里最值钱的东西。看门人把耳朵堵上,把眼睛盖上,把嘴捂上,然后说没看见,没听见,“不知情”。有人相信吗?看门人恐怕不是不知情,而是惹不起这几个小偷吧,因为这些小偷来头太大了。

第三,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以小吃大,还能让主管部门装聋作哑?鲁能案背后的藏镜人虽然依然神秘,但轮廓已经渐渐显示出来。有人说,鲁能案有极其复杂的高层背景,关键人物姓曾,姓王,姓俞,直通中共政治局常委。他们不仅能把鲁能悄悄的从国有变成私有,把偌大的资产缩小几十倍,还能让《财经》的专题报导《谁的鲁能》从所有的网站上消失,抹去天下人的记忆。这样的本事和能耐暴露出,鲁能藏镜人必定是手眼通天的大权贵。

第四,在装聋作哑的主管部门的掩护下,这些大权贵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剽窃国有资产?副总理黄菊和曾培炎近日分别就鲁能案表态。他们首先否认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指控,然后肯定有关部门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坚持及其做出的成绩,认为这些部门都是在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黄菊和曾培炎的表态,似乎泄漏了权贵们的天机。权贵们正是利用了国企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和私有化,偷梁换柱,瞒天过海,大大方方地把国有资产化为私有。这就好像红楼梦里的王熙风,用了一块红盖头,神不知鬼不觉,就把林黛玉换成了薛宝钗。被蒙在鼓里的不仅有鲁能的几万职工,还有国有资产的共同主人十三亿人民。

第五,在“红盖头”策略下,有多少国有资产变成了权贵口袋里的私产?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不过,中国电力联合会前秘书长、电力专家陈望祥说,中国电力系统像鲁能这样的“职工持股”公司不少,资产规模都非常庞大,如果鲁能的做法得逞,将引发一场更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潮。此外,像鲁能一样庞大,像鲁能一样垄断,像鲁能一样能产生庞大的垄断的超额利润的大型企业,还有好几家,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宝钢集团等超级国有企业。据悉,这些企业也在酝酿国有资产私有化。如果鲁能案不能水落石出,如果国有资产流失的走势不能阻止,那么,权贵掏空中国、瓜分中国,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谨防权贵瓜分中国,这就是笔者从《财经》报导中读出来的“警世恒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未普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