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毅究竟是靠什么成为“上海首富”的?他“白手起家”的故事太过离奇,经不起推敲。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周正毅曾染指于巨额违法资金。
农凯系控制人周正毅如今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因“协助调查”被移送北京。他的暴富故事犹如“传奇”,扑朔迷离。
交控股白手起家
中华网消息,周氏产业的旗舰公司农凯集团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立的,而周真正动用的资金实际无多。在组建集团之前,周正毅拥有一家较早成立的公司是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简称“正艺装饰”)。单纯依“阿毛炖品”和室内装饰两块产业,很难达到年利润上千万的规模。但周正毅却以惯用的“以小博大”的手法,很快拥有了一个相对可*的产业平台——原始注册资金达1亿元的农凯集团。
1997年11月,周正毅以正艺装饰发起设立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农凯集团由上海市农委同意建立,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简称“上海农投”)占公司19%股权,发起设立正艺装饰的凯顺发展占其15%股权,正艺装饰持有的股权不过5%,但周正毅还是被选为董事长。
其后,农凯集团将周正毅旗下的上海名苑炖品等企业纳入集团控股层企业,农凯集团向其投资1232万多元,占其51%的股份。1999年11月,农凯集团的4家发起人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周正毅。2000年4月,周正毅又受让上海农投持有的所有股份。至此,周正毅在农凯集团的股权占到67%。2002年4月,农凯集团董事会由周正毅、周蔚雁、毛和平3人组成,农凯班底由此形成。
此中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按农凯集团原始注册资金1亿元计算,最初周正毅名下的正艺装饰出资仅500万元。但通过收购“阿毛炖品”的方式,周正毅就轻而易举地用500万元的代价套进1200多万元。
组建农凯集团后不久,“农凯系”系族企业不断出现。1998年2月,农凯集团与凯顺发展共同出资3000万元发起设立农凯联合。同年3月,农凯集团又与农凯联合分别出资1000万元成立农凯工贸。1999年7月,农凯联合与农凯工贸共同出资2000万元发起设立上海爱普乐。此外,周正毅名下的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富友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19.96%的股份,为富友证券第一大股东。发起东宏投资的“上海名特优”)由农凯集团、爱普乐等4家企业发起设立,而上海名特优又有农凯集团、爱普乐、兴力浦等4家股东,兴力浦的股东又是爱普乐与农凯联合。
这是农凯集团在对外展开资本运作之前所形成的系族企业架构。通过交*控股、重复投资等方式,表面上新投资的系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真正增加的投资实际不多。
农凯资金之谜
1997~2001年是周正毅春风得意的时期,不但将农凯集团揽在名下,还在多宗投资上有所斩获,“上海首富”之名也自此传出。
据周正毅的表述,这期间其个人财富暴涨的路径主要有二:一是在香港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赚了不少钱”;二是在上海一口气收下4家贸易公司,其中包括上海华亭这个运作电解铜的进口贸易平台。
根据工商资料,农凯集团本身经营业绩泛泛,但资产膨胀速度惊人。1998年度,其总资产仅为2.95亿元,净利润1031万元;到1999年度,总资产一下上升到15.5亿元;2000年度,总资产又膨胀57%,为24.3亿元,但其负债率同比大幅上扬,高达72%。从中推断,周正毅名下的产业盈利能力实际非常有限,但通过向银行套贷长短期借款的方式,负债增加的同时,总资产也大幅上扬,其中不排除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的可能。
周正毅在把自己打造成“上海首富”的过程中必然动用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又是从何而来?按照周的表述,大致路径是:农凯集团成立之后,周氏夫妇就“一头扎进了香港股市”,大量购买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蓝筹股,不久股市强劲反弹,周氏夫妇获利数亿港币;这些资金被投放到农凯系族产业之中进行放大;另外,周正毅在从事电解铜的期货和进口贸易中也所获不菲。但其投入香港股市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周氏夫妇投向香港股市的资金,主要是通过电解铜进口贸易,以对外开立信用证的方式获取美元融资。
电解铜贸易利润占农凯集团全部利润的60%,约6000万元。当时在上海市场,一般做铜贸易的公司1吨只有10元左右的利润,换言之,农凯集团就要做足全年600万吨的贸易量。据披露,在2003年以前,农凯集团最多时月进口量达1万吨以上。此中农凯集团必然暗藏猫腻。
综观之,周正毅通过电解铜进口贸易以解决投向香港股市资金,又从香港股市获利,转向收购及其他投资之用。这“故事”编得未免离奇,很难经得起推敲。
“农凯系”的控制人周正毅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因“协助调查”移送北京。此时,距离这位前“上海首富”走出上海提篮桥监狱大门仅三个月。
据传周的好友、神秘人物陈良军亦在8月底被传召。周正毅旧案未了,陈良军新案再揭,由此掀起一场风波。
一切皆因农凯开始,又因农凯而终。但农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周正毅与陈良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切极显诡异。
人称两个“地产恶棍”陈良军和周正毅二人可说是“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因陈良军曾和周正毅合作,拟在上海的闹市静安区东八块运作大型房地产项目,东八块事件被披露之后,二人便有“地产恶棍”之称。
有传媒报道称,陈良军曾在周正毅的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农凯集团”)担任董事,持有1万股农凯股票,但这在相关公开资料中未能得到证实。要弄清楚陈、周二人的底蕴目前还很困难,但通过一些线索可以梳理二人之间的大致交往情况。
“阿毛炖品”座上客
有媒体称,陈良军视周正毅的餐厅“阿毛炖品”犹如自家饭堂,经常有人撞见陈良军在此高朋满座,不付一分钱。这是目前所知陈、周交往的最早线索,而陈氏可以在“阿毛炖品”享有这样的待遇,可见之前二人已成莫逆。
事实上,陈良军和周正毅都有开餐厅的癖好。约在1996年,陈良军经营过一家逍遥渔村大酒楼。这是陈良军开设过的唯一一家实体,但这家酒楼现在未见踪迹,估计与他不善于经营有关。之所以开设这家酒楼,看来是从周正毅的“阿毛炖品”那里“偷师”之作。由“食客”到自己开设酒楼,醉翁之意恐怕不在经营,而在于聚客。
共同爱好玩股票
陈良军与周正毅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喜欢把玩股票。陈良军从2001年到今年上半年曾间断持有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流通A股(表1)。如果以他在今年第一季度末所持股票的当日收盘价计算,陈良军所持有的股票总市值是540万元人民币(假设是同一个人)。这是目前为止从公开资料中发现的陈良军的一笔个人财富,如果不探究前“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非法借贷给陈、周二人的50亿元巨款的话。
有趣的地方还在于,陈良军持股的时间都不太长。这说明在把玩股票方面,陈良军并不像周正毅那样耐心吞食,而完全是*某些人提供的消息来运作的。所以,既没有迹象证明陈良军在把玩股票方面有高过周正毅一筹之处,也没有迹象证明陈良军是在周正毅的点拨下持股的,因为陈持有的股票与周正毅无关。此外,从既有的资料中推断,陈良军很难和“白手起家”的周正毅相提并论,陈更像是混迹于上海滩的“白相人”。
陈、周二人之间的交往,始于“阿毛炖品”,很快志趣相投,然后,陈良军据传成为农凯集团的董事并持有其股票,于是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二人一起染手东八块,并谋获前“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50亿元非法贷款。
三年前,上海“首富”周正毅出事,在上海滩引起一场风波。今年5月26日,周正毅服刑期满,走出上海提篮桥监狱大门,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此后虽有一、二家上海媒体报道他仍想“东山再起”,但在香港廉政公署强调对周正毅发出的通缉令仍然有效后,便像被蒸发掉一样,在上海所有媒体上再也寻找不到有关周正毅的半点音讯。
是的,周正毅的事还没有完。今年1月,他的妻子毛玉萍就因串谋造市,诈骗上市公司股东的罪名,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刑三年半,而周正毅系该案的另一主犯,因此香港廉政公署发出了红色通缉令。尽管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佈会上明确表示,上海方面谈不上协助香港廉政公署引渡或移交周正毅问题。然而,在香港廉政公署网页“被通缉人士”栏上,赫然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周正毅。香港廉政公署发言人表示,只要周正毅进入香港,或前往与香港有引渡协定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即会採取拘捕行动。近日,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顾问、金融界人士刘梦熊起草了咨询意见,呼吁香港60位立法议会议员推动动议,不能让那些破坏香港金融和法律秩序的犯罪者在内地逍遥法外。
就在沪港两地人们正关注周正毅风波如何平息之时,想不到上海滩又冒出一个张荣坤来。8月11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辞去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并被免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原因是“涉嫌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收受贿赂”。这是近年来上海市涉案级别最高的官员,涉案金额高达32亿,而且是社保基金的“养命钱”。因此,案情一暴露,虽然媒体报道低调又低调,仍引起全市上下震动!
案情发生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即查封、冻结了涉案企业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昆山福禧现代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应财产,完成了对相关资产的诉前保全,有效查处了有关违纪资产,目的是力争依法全额追回违规操作的社保基金。与此同时,确认与福禧投资方面有关联的财产,包括在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金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也被全面冻结。
区区一个局长的“落马”,竟冻结如此众多公司的财产和股权,而这些财产和股权又都关联到一个人:张荣坤。在祝均一被“双规”的当天,张荣坤也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了。接着,又牵出上海电气集团的王成明董事长和韩国璋副总裁,相继“落马”,接受审查,导致“上海电气”、“上海机电”两家上市公司停牌。
掀起如此巨波大浪的张荣坤,何许人也?他1973年出生於苏州,开始从事粮食加工、家俱制造,几乎与周正毅一样,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民营企业主。2000年他来上海成立一家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址竟是一家蛋糕店,店里员工都不知何谓“沸点投资”。这就是张荣坤初进上海吊诡之招。2002年他成立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不久就以32.07亿元的价格向国有上海城投公司收购“上海路桥发展”99.35%的股权,获得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费经营权(据上海资产评审中心确认的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的经营权价值为35亿4千万元)。这一破天荒削价收购,因开创“民间资本首先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记录而轰动申城。接着2003年福禧再次斥资50亿元购得嘉金高速25年的经营权,这是一条通往上海F1赛车场的高速路。2004年它又以5.88亿元购得苏嘉杭高速公路30年收费经营权的20%股权。截至2005年6月底,福禧投资公路里程越过200公里,投资额超过100亿。“公路大王”称号,由此被叫响。
上海“公路大王”又把触角伸向金融保险业,共投资持有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11.03%股权,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10%股权,中再资产管理公司9.9%股权,中国保险报业公司15%股权。令人咋舌的是,2004年张荣坤出资10亿元购得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股份,成为上海电气第二大股东。大家知道,上海电气是国内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在上海国有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於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招股价约合每股1.7元人民币,以此计算张荣坤的股份升值至16.5亿元,短短一年他的账面净赚了6.5个亿。
张荣坤登陆上海滩仅五年多时间,不仅具有超强的融资能力,注册资本仅5亿元的福禧投资竟轻松自如地动用百亿资金收购最优资产和股权。而且,在垄断地带游刃有余,屡屡有惊人之举。如上海电气改制,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西门子、GE、通用这些战略投资者竟无缘入围,让根本与电气不搭界的张荣坤独占鳌头。这不是神奇的谜吗?还要一提的是,就在今年出事前几个月,福禧投资还发行了面值1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开创了国内非上市民营企业公开融资的先河。人们有理由发问:无论是介入繁华高速公路、进入关键国企集团,还是首发非上市民企融资券,张荣坤总能捷足先登,他究竟凭什么搭建了“近水楼台”,从而屡屡地实现“先得月”?
今天这“神奇之谜”终于揭开一层面纱。祝均一“收受贿赂”,让他得以动用上海巨额社保基金去收购高速公路;王成明和韩国璋趟混水,让他成为上海电气第二大股东。近日国内一家媒体披露了张荣坤在上海滩发迹另有“神秘武器”,在於他热心慈善事业。早在2000年他进军上海之初,就参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举办的捐赠,一次就摔出200万元,一举夺得上海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桂冠。2002年他更上一层楼,一年慈善捐赠花掉2706万元,为此把福禧投资一年的利润赔进去不算,还倒亏了486万元。如此大手笔的慈善捐赠不仅为他创造一系列融资、收购的奇迹,而且为他获得各种令人目眩的社会头衔,什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监事长等等,都为一个年仅38岁的张荣坤所拥有。
上海三年间,冒出两个“问题富豪”。从周正毅到张荣坤,一个从“阿毛燉品”起家,一个*粮食加工、家俱制造发迹,短短几年内从无名小辈爬上巨富新贵。这固然是他们长袖善舞,但谁都知道少不了掌权者的撑腰。这真让人感慨:今日上海滩难道果真成为孵化“中国富豪”的“新冒险家乐园”?
另据中财网报道,在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周正毅仅以5.5亿元的资产排名94名,但因为一次香港渣甸山豪宅130万港币现金被窃案而浮出水面的他却被不少人冠以上海首富的称号。这位在上海一直低调可在香港却几乎透明的富豪旗下究竟是怎样的资产王国,很多情况都不为人所知。可是他买名表开名车的作风以及和多位香港明星有染的传言都令他愈显神秘,也成为上海人饶有兴味的谈资。
2002年9月,一家新店铺在梅陇镇广场开幕,很平常的一件事,却引发了一阵娱记骚动。
那是一家名叫英皇钟表珠宝的奢侈品专卖店。虽然店里的世界名表个个都价值不菲,但显然不是它老板手里最值钱的产品。
原来这家英皇和香港风头最劲的英皇娱乐的老板是同一个人:杨受成先生。他旗下的那些娱乐明星像谢霆锋、陈冠希、容祖儿之流,都是现今香港娱乐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今天的热闹场面,便是因为容祖儿要来捧场,导致上海娱乐圈记者蜂拥而至。
离开幕还有一段时间,底楼大厅里已经汇聚了不少名流。除了一些钟表、珠宝界以及本地时尚界人物外,记者还认出了教育界的前辈高人蔡光天和文学界的名人程乃珊。可见这家公司真的很有号召力。
然而,这些嘉宾显然都还不是本刊记者今天苦苦等待的主角。
当真正的主角周正毅穿着一身娱乐味很浓的条子西装,扮着一个类似贝克汉姆的发型,既不威风凛凛也不相貌堂堂地从外面走进来时,没几个人注意他。
2000年,因为一次香港渣甸山豪宅130万港币现金被窃案,浮出水面的周正毅被冠之以上海首富的称号。尽管在《福布斯》榜上他仅仅以5.5亿元的身价排在第94位,尽管他旗下的商业王国究竟有些什么项目都不为人知,可是在香港媒体嘴里传出的上海首富的名头还是让他成了上海人饶有兴味的谈资。
关于他的财富故事非常多且刺激。比如说他是上海第一位开法拉利跑车的富豪,还有数辆宾利、林宝坚尼超级跑车。再比如说香港八卦媒体传言他和女星江希文、杨恭如等有暧昧关系,和败家婆章小蕙为邻,物质生活多姿多彩。更多的传说则是他热衷于把自己和老婆打扮得金碧辉煌,买过11克拉的钻石给老婆,自己也是从手表到皮带扣都镶钻包金。
看得出,周正毅和英皇的大老板杨受成关系非凡,两人不时交头接耳或相视大笑。杨呼周为周公子,周则向杨一一介绍到场祝贺的嘉宾。一位静安区的高层领导告诉杨受成说:周正毅现在正在开发我们区里规模最大的一个楼盘,也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旧区改造项目,规模比古北新区还大,明年就要开盘的。
杨大笑着说:到那一天,我让容祖儿、谢霆锋和陈冠希他们三个来捧场。
那位领导诧异地说:谢霆锋不是退出娱乐圈了吗?
哪里哪里,一定会来的。杨受成淡淡地说。
从5.5亿到150亿,首富究竟有多少钱?
一年以前,杨受成先生邀请我担任上海英皇钟表珠宝总裁一职,共同发展英皇在上海的事业,我立刻就答应了,因为我们都看好上海的高档产品市场……周正毅看着稿子在台上宣读他的就职演说。
一个身价甚巨的首富级人物居然会屈就担任一个钟表店的总裁,很多人士表示不解。但一位熟悉其中内情的人士透露说:不要小看钟表珠宝,他们代理的全是瑞士最顶级的产品,在中国内地一年的毛利可以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即使首富也动心。再说,周收购A股公司海鸟电子(现已更名为海鸟发展)时用的正是一个名叫'爱普乐珠宝贸易公司'的企业的名义,可见他在珠宝这一行里有比较深的介入。
大钱小钱都不放过的富豪周正毅究竟有多少钱?这是很多媒体记者追问过、猜测过的问题。答案从《福布斯》的5.5亿人民币到外界猜测比较多的120亿元,当然,这肯定是指资产而不是现金。然而对以上猜测,周正毅都表示不够准确。
早前在《福布斯》榜公布排位把他列在第94位时,他就曾很不屑地说:不止这么少!我家族全资拥有的上海农凯发展,在上海以发展房地产及基建为主,总资产近150亿元人民币,每年营业额达40多亿元。我投资了一些公路项目,数十亿元。我数年前买入的伦敦广场,当时每平方米不过4100元,现在市价已值2万元一平方米,利润达5个亿……这个项目我真的赚很多钱,有一点不好意思。最新购入的静安地皮,总销售面积约6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周正毅开口闭口就是小则数亿元,大则数十亿元的生意。
然而当记者直称他为上海首富时,他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上海首富,上海的有钱人多的是,我现在想的不是怎么赚钱,而是怎么做人。
其实,关于周正毅的财富脉络,一直是外界很想知道又得不到答案的事件。为《福布斯》编制富豪排名的的胡润就曾表示:……比如第94名的农凯集团周正毅,我听说他是某个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控制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名片上有10多个头衔,但具体的资产情况几乎无从查起,我只是根据农凯集团8亿注册资金乘75%估算了他个人至少5亿资产的数据。前两天,我好不容易又找到了一个有15亿资产的,但重新排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放到明年了。
搞不清周富豪究竟有多少钱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做事情的手法非常神秘,有时甚至可以说带有一点两面性。
比如这次英皇秀,在事前由公关公司发给记者的邀请函中,明确地写着首富周正毅助阵明星容祖儿闪亮登场的标题。舍上海英皇总裁头衔不用而用首富这个仅仅是传闻中头衔,让人感到其中炒作的成分很浓。
还有周对待上海和香港两地媒体的不同态度也很有意思。他曾在2002年6月邀请香港各大传媒及基金经理到上海参加两天一夜的上海首富真人秀。考察期间他不仅自爆150亿元的身价,还大力推介自己的农凯集团,甚至于在席上公布自己在静安区打造房地产巨舰,搞得风生水起。然而,事实上那次秀的结果似乎并不佳,因为很多媒体反而对他产生怀疑。《壹周刊》就认为他的资产中仅有两分真实,八分悬疑,太过离奇。《壹周刊》怀疑的理由之一就是上海首富请客,内地媒体的身影却一直不见,可见他的影响力不够。
其实,香港记者的这个怀疑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事实上周正毅在上海媒体面前从不露面,刻意保持得非常低调。在外面造势,在本地赚钱,周正毅的这个诡异手法的确令人费解。
首富之手伸向五大行业
从周正毅目前控制或参股的企业来看,也彻底体现出他变幻莫测的理财手法,实在很难看出他究竟有多少钱,是不是上海首富。
他对外声称参与的行业有五大类: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金融、贸易、农业和高科技产业。
其中,他目前的主业房地产行业主要是由他全资控股的上海农凯集团操作,但又和金融版块里控制的A股公司海鸟发展与英雄股份联动。农凯集团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就有古北伦敦广场、外滩附近的兴力浦大厦、日航龙柏饭店、兴业大厦、中山公寓、联鑫虹桥苑等,其还拥有芦潮港、佘山、泗泾、虹许路等地区的土地储备共900多万平方米。农凯集团还投资了不少的基础产业,如洋山深水港配套项目沪芦高速公路的投资,该高速公路全长69.4公里,总投资28.5亿元,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政府背景的上海城投为最大股东,占30%股份,而周正毅的农凯集团投资2.5亿,占25%股份。此外,农凯甚至拥有饮用水项目碧纯及其电子商务网站。
金融行业则包括他在上海证券市场控制的海鸟发展以及英雄股份,还有在今年上半年相继在香港市场上收购的香港盈荣和建联通。此外,他还间接参与了福建兴业银行并改组了两家券商即大通证券和富友证券,他还有不错的期货交易经历,最近还有传闻说他会收购一家期货公司。而这些金融行业互相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构成了一个严密的资金链,同时,这条资金链也为他的其他行业起到相当的辅助作用。
其他3个行业则显得相对简单和次要一些。比如高科技产业主要是农凯和复旦、交大等合作经营的上海高校产业集团;贸易方面主要包括他投资参股的一些进出口企业,如茶叶公司、机械进出口公司等;农业方面则相对重要一些,他成立了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和上海小城镇开发集团,这两个集团除经营农业食品如大瀛鸭外,也涉足房地产,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集团更和英雄股份有牵连。
虽然这些行业的脉络还算比较分明,但由于大部分产业不是上市公司,尤其是资产最庞大的农凯集团资产状况神秘莫测,令得记者无法搞清具体的资产状况,而其公司里的职员均小心谨慎得很,每逢记者打听相关事宜,总是一句老板的事情我们不清楚。
世诡秘难测,穷小子廿年打拼成富豪
在今年6月份的那次首富真人秀上,周正毅对着众媒体忆苦思甜了一番,虽然其中存疑问的地方不少,但从穷小子到亿万富豪的经验还是让人若有所悟。
1961年,周正毅出生上海杨浦区,家境贫困,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在国有企业做工人的父亲养活一家七口,所以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他十七岁出来打工,第一份工是在街道工厂做会计,月薪30多元。
1978年,打了半年工的他拿出所有积蓄在杨浦区开设小馄饨店,成为个体户小老板。80年代,周和太太经营过一阵子小百货。其后,他与太太毛玉萍分别去实现自己的香港梦和日本梦,太太到香港打工,而他以读书为名,带货到日本卖。他对媒体说:当时带的货很多,都记不清楚,好象是101生发水。
1989年,周正毅又杀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并且经营桑拿和卡拉OK。不过,真正赚到第一桶金的,还是周正毅与太太于1994年合力开设的黄河路上的著名饭店阿毛炖品。据他说,当时每年可以带来1000万元的利润。直到今天,虽然周正毅已经不把区区一个饭店放在重要位置,但阿毛炖品仍给他带来一年几百万元的利润。
1995年是周正毅开始从个体户向投资家迈出关键性一步的年头。趁着国企职工股上市流通的高峰期,周正毅倾囊投资,获利数亿。当时大概是95、96年,很多国企排队上市,我们就用个体户名义,开始收职工股,应该有五、六十间,多到我都记不起。那时员工通常要现金不要股票,全部卖给我们,等到一上市,就由几元升到几十元。我记得最厉害的是格力空调,由2、3元一股升到20多元。最多的福建九州收了约二千万股,当时上市的国企,个个都赚大钱的。
从这一刻起,低价买进别人不要的东西,再等时机高价卖出的投资思路便贯穿了周正毅此后的商业生涯。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让香港股市一片低迷,连蓝筹股都跌得无人问津,而刚刚在当年10月成立了农凯集团的周氏夫妇则一头扎进了香港股市。他们大量购买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老超人旗下的蓝筹股,不久股市强劲反弹,周氏夫妇获利数亿港币了结。
与此同时,周正毅还看中正处于低潮的上海房地产。他的农凯集团一成立,就以每平方米6000多元的价格收购了江宁路上的烂尾工程兴业大厦,增资一亿元完工并装修,现市价已达5亿元,比他的投资翻了一倍还不止。另一个他经常提及的手笔则是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收购了古北新区的烂尾楼伦敦广场,同样追加一个亿完工并售卖,据他本人说也获利5亿元以上。
此时,身价过亿的周正毅开始营造自己在香港的富豪生活。1997年8月,他以6200万港币的价格购入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又购入价值200多万元的极品汽车宾利一部,从此迈入香港上流富豪圈。1999年4月,他以8600万元购入渣甸山900多平方米的的豪宅,装修花去3000万元,并与刘銮雄等香港著名富豪为邻。2000年该宅被窃,从此便传出他上海首富的名头。
进入2002年,周正毅再次掀起香港市场上的金融风暴,先后在1月和5月收购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香港媒体对此的评价则褒贬不一,有人称周终于从娱乐版富豪变成了财经版富豪,也有人则指称周谈股票时喊代码而不喊名称,炒家味道很浓。
周正毅向盈荣集团(1104HK)原大股东凤麟收购74%的股权,仅仅花了6180万港币,原因是这家公司是亏损企业,停牌时股价才1.1元,而周更是只用了0.418元的低价就收购成功。收购后,周太上前台担任董事局主席,股票名称也改为上海商贸。
相比之下,周正毅在今年5月的收购港股建联通(0067HK)的出手就大了很多。今年5月初,周正毅通过中银国际融资20亿元港币,宣布斥资15亿港元,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根据建联通公告,周正毅购入公司的59.98%股份,每股作价0.82港币,其中包括爱立信所持有的16.36%股权及和记黄埔的9.88%股权,余下的股权则来自瑞典的投资公司InvestorAB。
建联通原是一家专注于科技业务的企业,但在周正毅收购之后,公司将出售手中的5项科技投资项目,并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据周正毅本人介绍,注入建联通的优质资产会是正在上海静安区开展的投资50亿元的物业项目。
对于外界表示怀疑他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动机,周正毅的第一反应是决不是圈钱,他的解释是吸引人才。在香港,有人才才有品牌,否则再有钱也不如大牌企业。我们要做上海最高级的发展商,兴建有品牌的豪宅。你看香港新鸿基地产为何可以比别人开发的房产卖得贵,就是品牌嘛。周正毅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周正毅的商业历程和中国各地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10年里发家的民间富豪有类似之处。他们大都以贫*出身凭一己之力闯天下,期间有过钻特殊时期空子谋取暴利的经历(比如炒卖内部职工股等),有些人甚至有过一些灰色经历(比如经营赌船或倒卖紧缺物资等)。他们凭借自己的敏锐感觉和超卓财能成为称霸一方的富豪。等到成功介入了上流圈子后,这些成功者中的善于反思的人则更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把企业转型成规模更大形态更现代化的赚钱机器。
资本高手玩转A股,两家公司悄然转型
2002年9月21日,海鸟发展600634发布2002年第三季度业绩大幅提升的提示性公告,原因是其控股90%的上海中盛房地产公司已于2002年7月取得了中山公寓二期的大产证,其预售款已可确认为收入,此举将导致海鸟发展今年的年报可能出现50%以上的增长。
看到这样的消息以及随之而来的股价攀升,周正毅的心情肯定不错,因为这正是他一手制造出来的硕果。
1993年上市的海鸟电子原本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原来的主营业务是为飞利浦等外资公司生产光盘等产品,效益不佳。2000年,在南汇注册成立的上海东宏实业投资公司以1.57亿元受让了原大股东上海华成无线电厂的2267.4万股法人股,控制了海鸟26%的股权,法人代表也改为唐海根。
此后,海鸟发展陆续把一些效低质重的电子业资产剥离给了第一大股东,同时以5000万元的溢价收购了上海中盛房地产公司90%的股权,向房地产业进军。事实上,这个上海中盛房产和海鸟的第一大股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原中盛房产的大股东是一家叫华信投资的公司,其大股东是一家名叫兴力浦房地产的公司,而这家兴力浦又持有东宏实业84.38%的股份,也就是说,海鸟的实际控制者与其收购的中盛房产的实际控制者是同一家公司兴力浦房产。至于这个神秘的兴力浦,则是由周正毅旗下的上海农凯联合投资公司与上文提及过的爱普乐珠宝贸易公司联合组成,爱普乐里掌握着41%股份的唐海根则正是新海鸟的法人代表。
由于以较高的溢价收购了中盛房产,导致海鸟发展2002年中报里的投资收益为-195万元,但是中盛房产旗下的优质房产资源却也终究给海鸟带来了不菲回报。这笔已经实现的中山公寓只是其中之一,公司另有在汉口路、四川路开发的高档写字楼,以及在南汇购入的大片土地,正等待海港新城的全面开发。
由于有了这些业绩的支撑,海鸟发展拟在2002年底配股,价格在6至11元之间。有证券分析师评价,海鸟这一连串的动作,使得农凯旗下的房地产项目有了一个题材很多的融资渠道,也使得母公司的套现可能性增大。周本人则表示,海鸟现在才3000多万股,以后扩张到3亿股,每股的价格也不会低于6、7元的。
巧的是,3天后的9月24日上午,英雄股份600844发布了国家股转让的提示性公告并停牌1小时,此前仅仅被人怀疑是暗中控制了英雄股份的周正毅正式到了前台。
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正式将所持有的英雄股份43248156股即总股本的14.2%转让给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作价19927万元,即每股4.6077元;同时,轻工控股另将其持有的英雄股份45684673股即总股本的15%转让给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公司,作价21050万元,即每股4.6077元。
其实,早在2001年11月,英雄股份就已经重组,从以文教用品为主业变成了以农业和房地产业为主要方向的公司。它在花了1.4亿元向农投和农业产业化公司收购了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和上海联鑫房地产公司两个大股东的实体后,悄然转身。
从海鸟到英雄,闪电收购上市公司,再由上市公司反收购大股东资产,转型重组,出台利好,等待配股。周正毅如出一辙的操作手法表现得个性分明。难怪有不少分析者指称他的炒家味道极重。
大战金融房地产,首富会缺钱花吗?
以上种种项目,比起周正毅准备在上海静安区开发的楼盘还是不算什么。
据周正毅本人透露,农凯集团经过与近10家投资开发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竞争,买下了静安区最大旧区改造地块,准备投资50亿元发展高档住宅,预计销售额将达80亿元。该旧区改造地块位于石门路以东、北京西路以北、成都北路以西、南苏州河路以南,总占地面积17.64万平方米,需动迁居民1万多户,预计开发规模将达63万平方米,加之周边地区联动改造,5至7年后,该地区将崛起建筑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
经过简单计算,该小区如果要实现80亿元的销售额,每平方米的平均售价将为10000元人民币左右,在这个地段实现这样的价格,理论上是可行的。问题是在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房地产项目的运作中,从来以投资接手盘和开发中小型物业及写字楼著名的周正毅能否把握好其中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问题。
这个小区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不是造和卖,而首先是拆。据记者了解,该地区的居民虽然常年居住在条件并不好的石窟门里,但均对居住地段表示非常满意,因为非但离市中心非常近,而且附近餐饮、医疗、学校等设施条件均相当不错,因此相当多的人都抱有非常强烈的原拆原迁的想法。但按照现在上海市动拆迁工作的状况来看,由于最近一、二手房均涨势不停,大部分拆迁居民都选择要房子不要货币的办法,导致连市郊结合部的房源都不甚乐观,更遑论原拆原迁!
如果都采用高价货币补偿的办法,可以想象其中遇到的漫天要价式的阻力有多大。由于该地块需要动迁的居民达10000户以上,动迁补偿单价又高,每户25万元补偿的话,总数就达惊人的25亿元以上,占掉了开发成本的一半以上。从实际进度来看,周正毅拿下这块地皮已有数月,但动迁组至今没有进入该地区,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矛盾。
据记者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得到的数据,今年8月份农凯集团和该行达成了30亿元贷款的意向,投向极有可能就是静安区该地块。
而另有一位香港投资界的分析人士则告诉记者他的疑惑:一连串的收购上市公司行为和如此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会不会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周先生一再表明不会用上市公司做'抽水机',但每收购一个公司就把风险比较高的房地产项目注入却是比较难以解释的行为。从他目前可以证实的投资来看,总资产怎也到不了150亿元,最多在45亿到50亿元之间,而他借中银国际的钱就有20亿元,农凯旗下那么多地产项目,也不会没有融资,如果再借建行30亿元的话,负债率未免有点惊人。
我觉得'首富'这个称呼固然可以说明你很富,但也可以说明你很缺钱花。这位人士说,因为有钱人投资方向多,融资多,他反而会觉得有水在喉咙口的感觉。不可否认周正毅是财技惊人的高手,但玩得越来越大了也要小心才好。
来源:
农凯系控制人周正毅如今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因“协助调查”被移送北京。他的暴富故事犹如“传奇”,扑朔迷离。
交控股白手起家
中华网消息,周氏产业的旗舰公司农凯集团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立的,而周真正动用的资金实际无多。在组建集团之前,周正毅拥有一家较早成立的公司是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简称“正艺装饰”)。单纯依“阿毛炖品”和室内装饰两块产业,很难达到年利润上千万的规模。但周正毅却以惯用的“以小博大”的手法,很快拥有了一个相对可*的产业平台——原始注册资金达1亿元的农凯集团。
1997年11月,周正毅以正艺装饰发起设立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农凯集团由上海市农委同意建立,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简称“上海农投”)占公司19%股权,发起设立正艺装饰的凯顺发展占其15%股权,正艺装饰持有的股权不过5%,但周正毅还是被选为董事长。
其后,农凯集团将周正毅旗下的上海名苑炖品等企业纳入集团控股层企业,农凯集团向其投资1232万多元,占其51%的股份。1999年11月,农凯集团的4家发起人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周正毅。2000年4月,周正毅又受让上海农投持有的所有股份。至此,周正毅在农凯集团的股权占到67%。2002年4月,农凯集团董事会由周正毅、周蔚雁、毛和平3人组成,农凯班底由此形成。
此中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按农凯集团原始注册资金1亿元计算,最初周正毅名下的正艺装饰出资仅500万元。但通过收购“阿毛炖品”的方式,周正毅就轻而易举地用500万元的代价套进1200多万元。
组建农凯集团后不久,“农凯系”系族企业不断出现。1998年2月,农凯集团与凯顺发展共同出资3000万元发起设立农凯联合。同年3月,农凯集团又与农凯联合分别出资1000万元成立农凯工贸。1999年7月,农凯联合与农凯工贸共同出资2000万元发起设立上海爱普乐。此外,周正毅名下的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富友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19.96%的股份,为富友证券第一大股东。发起东宏投资的“上海名特优”)由农凯集团、爱普乐等4家企业发起设立,而上海名特优又有农凯集团、爱普乐、兴力浦等4家股东,兴力浦的股东又是爱普乐与农凯联合。
这是农凯集团在对外展开资本运作之前所形成的系族企业架构。通过交*控股、重复投资等方式,表面上新投资的系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真正增加的投资实际不多。
农凯资金之谜
1997~2001年是周正毅春风得意的时期,不但将农凯集团揽在名下,还在多宗投资上有所斩获,“上海首富”之名也自此传出。
据周正毅的表述,这期间其个人财富暴涨的路径主要有二:一是在香港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赚了不少钱”;二是在上海一口气收下4家贸易公司,其中包括上海华亭这个运作电解铜的进口贸易平台。
根据工商资料,农凯集团本身经营业绩泛泛,但资产膨胀速度惊人。1998年度,其总资产仅为2.95亿元,净利润1031万元;到1999年度,总资产一下上升到15.5亿元;2000年度,总资产又膨胀57%,为24.3亿元,但其负债率同比大幅上扬,高达72%。从中推断,周正毅名下的产业盈利能力实际非常有限,但通过向银行套贷长短期借款的方式,负债增加的同时,总资产也大幅上扬,其中不排除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的可能。
周正毅在把自己打造成“上海首富”的过程中必然动用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又是从何而来?按照周的表述,大致路径是:农凯集团成立之后,周氏夫妇就“一头扎进了香港股市”,大量购买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蓝筹股,不久股市强劲反弹,周氏夫妇获利数亿港币;这些资金被投放到农凯系族产业之中进行放大;另外,周正毅在从事电解铜的期货和进口贸易中也所获不菲。但其投入香港股市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周氏夫妇投向香港股市的资金,主要是通过电解铜进口贸易,以对外开立信用证的方式获取美元融资。
电解铜贸易利润占农凯集团全部利润的60%,约6000万元。当时在上海市场,一般做铜贸易的公司1吨只有10元左右的利润,换言之,农凯集团就要做足全年600万吨的贸易量。据披露,在2003年以前,农凯集团最多时月进口量达1万吨以上。此中农凯集团必然暗藏猫腻。
综观之,周正毅通过电解铜进口贸易以解决投向香港股市资金,又从香港股市获利,转向收购及其他投资之用。这“故事”编得未免离奇,很难经得起推敲。
“农凯系”的控制人周正毅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因“协助调查”移送北京。此时,距离这位前“上海首富”走出上海提篮桥监狱大门仅三个月。
据传周的好友、神秘人物陈良军亦在8月底被传召。周正毅旧案未了,陈良军新案再揭,由此掀起一场风波。
一切皆因农凯开始,又因农凯而终。但农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周正毅与陈良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切极显诡异。
人称两个“地产恶棍”陈良军和周正毅二人可说是“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因陈良军曾和周正毅合作,拟在上海的闹市静安区东八块运作大型房地产项目,东八块事件被披露之后,二人便有“地产恶棍”之称。
有传媒报道称,陈良军曾在周正毅的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农凯集团”)担任董事,持有1万股农凯股票,但这在相关公开资料中未能得到证实。要弄清楚陈、周二人的底蕴目前还很困难,但通过一些线索可以梳理二人之间的大致交往情况。
“阿毛炖品”座上客
有媒体称,陈良军视周正毅的餐厅“阿毛炖品”犹如自家饭堂,经常有人撞见陈良军在此高朋满座,不付一分钱。这是目前所知陈、周交往的最早线索,而陈氏可以在“阿毛炖品”享有这样的待遇,可见之前二人已成莫逆。
事实上,陈良军和周正毅都有开餐厅的癖好。约在1996年,陈良军经营过一家逍遥渔村大酒楼。这是陈良军开设过的唯一一家实体,但这家酒楼现在未见踪迹,估计与他不善于经营有关。之所以开设这家酒楼,看来是从周正毅的“阿毛炖品”那里“偷师”之作。由“食客”到自己开设酒楼,醉翁之意恐怕不在经营,而在于聚客。
共同爱好玩股票
陈良军与周正毅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喜欢把玩股票。陈良军从2001年到今年上半年曾间断持有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流通A股(表1)。如果以他在今年第一季度末所持股票的当日收盘价计算,陈良军所持有的股票总市值是540万元人民币(假设是同一个人)。这是目前为止从公开资料中发现的陈良军的一笔个人财富,如果不探究前“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非法借贷给陈、周二人的50亿元巨款的话。
有趣的地方还在于,陈良军持股的时间都不太长。这说明在把玩股票方面,陈良军并不像周正毅那样耐心吞食,而完全是*某些人提供的消息来运作的。所以,既没有迹象证明陈良军在把玩股票方面有高过周正毅一筹之处,也没有迹象证明陈良军是在周正毅的点拨下持股的,因为陈持有的股票与周正毅无关。此外,从既有的资料中推断,陈良军很难和“白手起家”的周正毅相提并论,陈更像是混迹于上海滩的“白相人”。
陈、周二人之间的交往,始于“阿毛炖品”,很快志趣相投,然后,陈良军据传成为农凯集团的董事并持有其股票,于是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二人一起染手东八块,并谋获前“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50亿元非法贷款。
三年前,上海“首富”周正毅出事,在上海滩引起一场风波。今年5月26日,周正毅服刑期满,走出上海提篮桥监狱大门,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此后虽有一、二家上海媒体报道他仍想“东山再起”,但在香港廉政公署强调对周正毅发出的通缉令仍然有效后,便像被蒸发掉一样,在上海所有媒体上再也寻找不到有关周正毅的半点音讯。
是的,周正毅的事还没有完。今年1月,他的妻子毛玉萍就因串谋造市,诈骗上市公司股东的罪名,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刑三年半,而周正毅系该案的另一主犯,因此香港廉政公署发出了红色通缉令。尽管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佈会上明确表示,上海方面谈不上协助香港廉政公署引渡或移交周正毅问题。然而,在香港廉政公署网页“被通缉人士”栏上,赫然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周正毅。香港廉政公署发言人表示,只要周正毅进入香港,或前往与香港有引渡协定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即会採取拘捕行动。近日,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顾问、金融界人士刘梦熊起草了咨询意见,呼吁香港60位立法议会议员推动动议,不能让那些破坏香港金融和法律秩序的犯罪者在内地逍遥法外。
就在沪港两地人们正关注周正毅风波如何平息之时,想不到上海滩又冒出一个张荣坤来。8月11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辞去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并被免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原因是“涉嫌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收受贿赂”。这是近年来上海市涉案级别最高的官员,涉案金额高达32亿,而且是社保基金的“养命钱”。因此,案情一暴露,虽然媒体报道低调又低调,仍引起全市上下震动!
案情发生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即查封、冻结了涉案企业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昆山福禧现代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应财产,完成了对相关资产的诉前保全,有效查处了有关违纪资产,目的是力争依法全额追回违规操作的社保基金。与此同时,确认与福禧投资方面有关联的财产,包括在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金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也被全面冻结。
区区一个局长的“落马”,竟冻结如此众多公司的财产和股权,而这些财产和股权又都关联到一个人:张荣坤。在祝均一被“双规”的当天,张荣坤也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了。接着,又牵出上海电气集团的王成明董事长和韩国璋副总裁,相继“落马”,接受审查,导致“上海电气”、“上海机电”两家上市公司停牌。
掀起如此巨波大浪的张荣坤,何许人也?他1973年出生於苏州,开始从事粮食加工、家俱制造,几乎与周正毅一样,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民营企业主。2000年他来上海成立一家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址竟是一家蛋糕店,店里员工都不知何谓“沸点投资”。这就是张荣坤初进上海吊诡之招。2002年他成立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不久就以32.07亿元的价格向国有上海城投公司收购“上海路桥发展”99.35%的股权,获得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费经营权(据上海资产评审中心确认的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的经营权价值为35亿4千万元)。这一破天荒削价收购,因开创“民间资本首先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记录而轰动申城。接着2003年福禧再次斥资50亿元购得嘉金高速25年的经营权,这是一条通往上海F1赛车场的高速路。2004年它又以5.88亿元购得苏嘉杭高速公路30年收费经营权的20%股权。截至2005年6月底,福禧投资公路里程越过200公里,投资额超过100亿。“公路大王”称号,由此被叫响。
上海“公路大王”又把触角伸向金融保险业,共投资持有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11.03%股权,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10%股权,中再资产管理公司9.9%股权,中国保险报业公司15%股权。令人咋舌的是,2004年张荣坤出资10亿元购得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股份,成为上海电气第二大股东。大家知道,上海电气是国内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在上海国有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於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招股价约合每股1.7元人民币,以此计算张荣坤的股份升值至16.5亿元,短短一年他的账面净赚了6.5个亿。
张荣坤登陆上海滩仅五年多时间,不仅具有超强的融资能力,注册资本仅5亿元的福禧投资竟轻松自如地动用百亿资金收购最优资产和股权。而且,在垄断地带游刃有余,屡屡有惊人之举。如上海电气改制,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西门子、GE、通用这些战略投资者竟无缘入围,让根本与电气不搭界的张荣坤独占鳌头。这不是神奇的谜吗?还要一提的是,就在今年出事前几个月,福禧投资还发行了面值1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开创了国内非上市民营企业公开融资的先河。人们有理由发问:无论是介入繁华高速公路、进入关键国企集团,还是首发非上市民企融资券,张荣坤总能捷足先登,他究竟凭什么搭建了“近水楼台”,从而屡屡地实现“先得月”?
今天这“神奇之谜”终于揭开一层面纱。祝均一“收受贿赂”,让他得以动用上海巨额社保基金去收购高速公路;王成明和韩国璋趟混水,让他成为上海电气第二大股东。近日国内一家媒体披露了张荣坤在上海滩发迹另有“神秘武器”,在於他热心慈善事业。早在2000年他进军上海之初,就参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举办的捐赠,一次就摔出200万元,一举夺得上海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桂冠。2002年他更上一层楼,一年慈善捐赠花掉2706万元,为此把福禧投资一年的利润赔进去不算,还倒亏了486万元。如此大手笔的慈善捐赠不仅为他创造一系列融资、收购的奇迹,而且为他获得各种令人目眩的社会头衔,什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监事长等等,都为一个年仅38岁的张荣坤所拥有。
上海三年间,冒出两个“问题富豪”。从周正毅到张荣坤,一个从“阿毛燉品”起家,一个*粮食加工、家俱制造发迹,短短几年内从无名小辈爬上巨富新贵。这固然是他们长袖善舞,但谁都知道少不了掌权者的撑腰。这真让人感慨:今日上海滩难道果真成为孵化“中国富豪”的“新冒险家乐园”?
另据中财网报道,在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周正毅仅以5.5亿元的资产排名94名,但因为一次香港渣甸山豪宅130万港币现金被窃案而浮出水面的他却被不少人冠以上海首富的称号。这位在上海一直低调可在香港却几乎透明的富豪旗下究竟是怎样的资产王国,很多情况都不为人所知。可是他买名表开名车的作风以及和多位香港明星有染的传言都令他愈显神秘,也成为上海人饶有兴味的谈资。
2002年9月,一家新店铺在梅陇镇广场开幕,很平常的一件事,却引发了一阵娱记骚动。
那是一家名叫英皇钟表珠宝的奢侈品专卖店。虽然店里的世界名表个个都价值不菲,但显然不是它老板手里最值钱的产品。
原来这家英皇和香港风头最劲的英皇娱乐的老板是同一个人:杨受成先生。他旗下的那些娱乐明星像谢霆锋、陈冠希、容祖儿之流,都是现今香港娱乐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今天的热闹场面,便是因为容祖儿要来捧场,导致上海娱乐圈记者蜂拥而至。
离开幕还有一段时间,底楼大厅里已经汇聚了不少名流。除了一些钟表、珠宝界以及本地时尚界人物外,记者还认出了教育界的前辈高人蔡光天和文学界的名人程乃珊。可见这家公司真的很有号召力。
然而,这些嘉宾显然都还不是本刊记者今天苦苦等待的主角。
当真正的主角周正毅穿着一身娱乐味很浓的条子西装,扮着一个类似贝克汉姆的发型,既不威风凛凛也不相貌堂堂地从外面走进来时,没几个人注意他。
2000年,因为一次香港渣甸山豪宅130万港币现金被窃案,浮出水面的周正毅被冠之以上海首富的称号。尽管在《福布斯》榜上他仅仅以5.5亿元的身价排在第94位,尽管他旗下的商业王国究竟有些什么项目都不为人知,可是在香港媒体嘴里传出的上海首富的名头还是让他成了上海人饶有兴味的谈资。
关于他的财富故事非常多且刺激。比如说他是上海第一位开法拉利跑车的富豪,还有数辆宾利、林宝坚尼超级跑车。再比如说香港八卦媒体传言他和女星江希文、杨恭如等有暧昧关系,和败家婆章小蕙为邻,物质生活多姿多彩。更多的传说则是他热衷于把自己和老婆打扮得金碧辉煌,买过11克拉的钻石给老婆,自己也是从手表到皮带扣都镶钻包金。
看得出,周正毅和英皇的大老板杨受成关系非凡,两人不时交头接耳或相视大笑。杨呼周为周公子,周则向杨一一介绍到场祝贺的嘉宾。一位静安区的高层领导告诉杨受成说:周正毅现在正在开发我们区里规模最大的一个楼盘,也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旧区改造项目,规模比古北新区还大,明年就要开盘的。
杨大笑着说:到那一天,我让容祖儿、谢霆锋和陈冠希他们三个来捧场。
那位领导诧异地说:谢霆锋不是退出娱乐圈了吗?
哪里哪里,一定会来的。杨受成淡淡地说。
从5.5亿到150亿,首富究竟有多少钱?
一年以前,杨受成先生邀请我担任上海英皇钟表珠宝总裁一职,共同发展英皇在上海的事业,我立刻就答应了,因为我们都看好上海的高档产品市场……周正毅看着稿子在台上宣读他的就职演说。
一个身价甚巨的首富级人物居然会屈就担任一个钟表店的总裁,很多人士表示不解。但一位熟悉其中内情的人士透露说:不要小看钟表珠宝,他们代理的全是瑞士最顶级的产品,在中国内地一年的毛利可以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即使首富也动心。再说,周收购A股公司海鸟电子(现已更名为海鸟发展)时用的正是一个名叫'爱普乐珠宝贸易公司'的企业的名义,可见他在珠宝这一行里有比较深的介入。
大钱小钱都不放过的富豪周正毅究竟有多少钱?这是很多媒体记者追问过、猜测过的问题。答案从《福布斯》的5.5亿人民币到外界猜测比较多的120亿元,当然,这肯定是指资产而不是现金。然而对以上猜测,周正毅都表示不够准确。
早前在《福布斯》榜公布排位把他列在第94位时,他就曾很不屑地说:不止这么少!我家族全资拥有的上海农凯发展,在上海以发展房地产及基建为主,总资产近150亿元人民币,每年营业额达40多亿元。我投资了一些公路项目,数十亿元。我数年前买入的伦敦广场,当时每平方米不过4100元,现在市价已值2万元一平方米,利润达5个亿……这个项目我真的赚很多钱,有一点不好意思。最新购入的静安地皮,总销售面积约6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周正毅开口闭口就是小则数亿元,大则数十亿元的生意。
然而当记者直称他为上海首富时,他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上海首富,上海的有钱人多的是,我现在想的不是怎么赚钱,而是怎么做人。
其实,关于周正毅的财富脉络,一直是外界很想知道又得不到答案的事件。为《福布斯》编制富豪排名的的胡润就曾表示:……比如第94名的农凯集团周正毅,我听说他是某个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控制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名片上有10多个头衔,但具体的资产情况几乎无从查起,我只是根据农凯集团8亿注册资金乘75%估算了他个人至少5亿资产的数据。前两天,我好不容易又找到了一个有15亿资产的,但重新排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放到明年了。
搞不清周富豪究竟有多少钱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做事情的手法非常神秘,有时甚至可以说带有一点两面性。
比如这次英皇秀,在事前由公关公司发给记者的邀请函中,明确地写着首富周正毅助阵明星容祖儿闪亮登场的标题。舍上海英皇总裁头衔不用而用首富这个仅仅是传闻中头衔,让人感到其中炒作的成分很浓。
还有周对待上海和香港两地媒体的不同态度也很有意思。他曾在2002年6月邀请香港各大传媒及基金经理到上海参加两天一夜的上海首富真人秀。考察期间他不仅自爆150亿元的身价,还大力推介自己的农凯集团,甚至于在席上公布自己在静安区打造房地产巨舰,搞得风生水起。然而,事实上那次秀的结果似乎并不佳,因为很多媒体反而对他产生怀疑。《壹周刊》就认为他的资产中仅有两分真实,八分悬疑,太过离奇。《壹周刊》怀疑的理由之一就是上海首富请客,内地媒体的身影却一直不见,可见他的影响力不够。
其实,香港记者的这个怀疑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事实上周正毅在上海媒体面前从不露面,刻意保持得非常低调。在外面造势,在本地赚钱,周正毅的这个诡异手法的确令人费解。
首富之手伸向五大行业
从周正毅目前控制或参股的企业来看,也彻底体现出他变幻莫测的理财手法,实在很难看出他究竟有多少钱,是不是上海首富。
他对外声称参与的行业有五大类: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金融、贸易、农业和高科技产业。
其中,他目前的主业房地产行业主要是由他全资控股的上海农凯集团操作,但又和金融版块里控制的A股公司海鸟发展与英雄股份联动。农凯集团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就有古北伦敦广场、外滩附近的兴力浦大厦、日航龙柏饭店、兴业大厦、中山公寓、联鑫虹桥苑等,其还拥有芦潮港、佘山、泗泾、虹许路等地区的土地储备共900多万平方米。农凯集团还投资了不少的基础产业,如洋山深水港配套项目沪芦高速公路的投资,该高速公路全长69.4公里,总投资28.5亿元,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政府背景的上海城投为最大股东,占30%股份,而周正毅的农凯集团投资2.5亿,占25%股份。此外,农凯甚至拥有饮用水项目碧纯及其电子商务网站。
金融行业则包括他在上海证券市场控制的海鸟发展以及英雄股份,还有在今年上半年相继在香港市场上收购的香港盈荣和建联通。此外,他还间接参与了福建兴业银行并改组了两家券商即大通证券和富友证券,他还有不错的期货交易经历,最近还有传闻说他会收购一家期货公司。而这些金融行业互相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构成了一个严密的资金链,同时,这条资金链也为他的其他行业起到相当的辅助作用。
其他3个行业则显得相对简单和次要一些。比如高科技产业主要是农凯和复旦、交大等合作经营的上海高校产业集团;贸易方面主要包括他投资参股的一些进出口企业,如茶叶公司、机械进出口公司等;农业方面则相对重要一些,他成立了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和上海小城镇开发集团,这两个集团除经营农业食品如大瀛鸭外,也涉足房地产,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集团更和英雄股份有牵连。
虽然这些行业的脉络还算比较分明,但由于大部分产业不是上市公司,尤其是资产最庞大的农凯集团资产状况神秘莫测,令得记者无法搞清具体的资产状况,而其公司里的职员均小心谨慎得很,每逢记者打听相关事宜,总是一句老板的事情我们不清楚。
世诡秘难测,穷小子廿年打拼成富豪
在今年6月份的那次首富真人秀上,周正毅对着众媒体忆苦思甜了一番,虽然其中存疑问的地方不少,但从穷小子到亿万富豪的经验还是让人若有所悟。
1961年,周正毅出生上海杨浦区,家境贫困,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在国有企业做工人的父亲养活一家七口,所以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他十七岁出来打工,第一份工是在街道工厂做会计,月薪30多元。
1978年,打了半年工的他拿出所有积蓄在杨浦区开设小馄饨店,成为个体户小老板。80年代,周和太太经营过一阵子小百货。其后,他与太太毛玉萍分别去实现自己的香港梦和日本梦,太太到香港打工,而他以读书为名,带货到日本卖。他对媒体说:当时带的货很多,都记不清楚,好象是101生发水。
1989年,周正毅又杀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并且经营桑拿和卡拉OK。不过,真正赚到第一桶金的,还是周正毅与太太于1994年合力开设的黄河路上的著名饭店阿毛炖品。据他说,当时每年可以带来1000万元的利润。直到今天,虽然周正毅已经不把区区一个饭店放在重要位置,但阿毛炖品仍给他带来一年几百万元的利润。
1995年是周正毅开始从个体户向投资家迈出关键性一步的年头。趁着国企职工股上市流通的高峰期,周正毅倾囊投资,获利数亿。当时大概是95、96年,很多国企排队上市,我们就用个体户名义,开始收职工股,应该有五、六十间,多到我都记不起。那时员工通常要现金不要股票,全部卖给我们,等到一上市,就由几元升到几十元。我记得最厉害的是格力空调,由2、3元一股升到20多元。最多的福建九州收了约二千万股,当时上市的国企,个个都赚大钱的。
从这一刻起,低价买进别人不要的东西,再等时机高价卖出的投资思路便贯穿了周正毅此后的商业生涯。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让香港股市一片低迷,连蓝筹股都跌得无人问津,而刚刚在当年10月成立了农凯集团的周氏夫妇则一头扎进了香港股市。他们大量购买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老超人旗下的蓝筹股,不久股市强劲反弹,周氏夫妇获利数亿港币了结。
与此同时,周正毅还看中正处于低潮的上海房地产。他的农凯集团一成立,就以每平方米6000多元的价格收购了江宁路上的烂尾工程兴业大厦,增资一亿元完工并装修,现市价已达5亿元,比他的投资翻了一倍还不止。另一个他经常提及的手笔则是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收购了古北新区的烂尾楼伦敦广场,同样追加一个亿完工并售卖,据他本人说也获利5亿元以上。
此时,身价过亿的周正毅开始营造自己在香港的富豪生活。1997年8月,他以6200万港币的价格购入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又购入价值200多万元的极品汽车宾利一部,从此迈入香港上流富豪圈。1999年4月,他以8600万元购入渣甸山900多平方米的的豪宅,装修花去3000万元,并与刘銮雄等香港著名富豪为邻。2000年该宅被窃,从此便传出他上海首富的名头。
进入2002年,周正毅再次掀起香港市场上的金融风暴,先后在1月和5月收购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香港媒体对此的评价则褒贬不一,有人称周终于从娱乐版富豪变成了财经版富豪,也有人则指称周谈股票时喊代码而不喊名称,炒家味道很浓。
周正毅向盈荣集团(1104HK)原大股东凤麟收购74%的股权,仅仅花了6180万港币,原因是这家公司是亏损企业,停牌时股价才1.1元,而周更是只用了0.418元的低价就收购成功。收购后,周太上前台担任董事局主席,股票名称也改为上海商贸。
相比之下,周正毅在今年5月的收购港股建联通(0067HK)的出手就大了很多。今年5月初,周正毅通过中银国际融资20亿元港币,宣布斥资15亿港元,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根据建联通公告,周正毅购入公司的59.98%股份,每股作价0.82港币,其中包括爱立信所持有的16.36%股权及和记黄埔的9.88%股权,余下的股权则来自瑞典的投资公司InvestorAB。
建联通原是一家专注于科技业务的企业,但在周正毅收购之后,公司将出售手中的5项科技投资项目,并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据周正毅本人介绍,注入建联通的优质资产会是正在上海静安区开展的投资50亿元的物业项目。
对于外界表示怀疑他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动机,周正毅的第一反应是决不是圈钱,他的解释是吸引人才。在香港,有人才才有品牌,否则再有钱也不如大牌企业。我们要做上海最高级的发展商,兴建有品牌的豪宅。你看香港新鸿基地产为何可以比别人开发的房产卖得贵,就是品牌嘛。周正毅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周正毅的商业历程和中国各地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10年里发家的民间富豪有类似之处。他们大都以贫*出身凭一己之力闯天下,期间有过钻特殊时期空子谋取暴利的经历(比如炒卖内部职工股等),有些人甚至有过一些灰色经历(比如经营赌船或倒卖紧缺物资等)。他们凭借自己的敏锐感觉和超卓财能成为称霸一方的富豪。等到成功介入了上流圈子后,这些成功者中的善于反思的人则更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把企业转型成规模更大形态更现代化的赚钱机器。
资本高手玩转A股,两家公司悄然转型
2002年9月21日,海鸟发展600634发布2002年第三季度业绩大幅提升的提示性公告,原因是其控股90%的上海中盛房地产公司已于2002年7月取得了中山公寓二期的大产证,其预售款已可确认为收入,此举将导致海鸟发展今年的年报可能出现50%以上的增长。
看到这样的消息以及随之而来的股价攀升,周正毅的心情肯定不错,因为这正是他一手制造出来的硕果。
1993年上市的海鸟电子原本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原来的主营业务是为飞利浦等外资公司生产光盘等产品,效益不佳。2000年,在南汇注册成立的上海东宏实业投资公司以1.57亿元受让了原大股东上海华成无线电厂的2267.4万股法人股,控制了海鸟26%的股权,法人代表也改为唐海根。
此后,海鸟发展陆续把一些效低质重的电子业资产剥离给了第一大股东,同时以5000万元的溢价收购了上海中盛房地产公司90%的股权,向房地产业进军。事实上,这个上海中盛房产和海鸟的第一大股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原中盛房产的大股东是一家叫华信投资的公司,其大股东是一家名叫兴力浦房地产的公司,而这家兴力浦又持有东宏实业84.38%的股份,也就是说,海鸟的实际控制者与其收购的中盛房产的实际控制者是同一家公司兴力浦房产。至于这个神秘的兴力浦,则是由周正毅旗下的上海农凯联合投资公司与上文提及过的爱普乐珠宝贸易公司联合组成,爱普乐里掌握着41%股份的唐海根则正是新海鸟的法人代表。
由于以较高的溢价收购了中盛房产,导致海鸟发展2002年中报里的投资收益为-195万元,但是中盛房产旗下的优质房产资源却也终究给海鸟带来了不菲回报。这笔已经实现的中山公寓只是其中之一,公司另有在汉口路、四川路开发的高档写字楼,以及在南汇购入的大片土地,正等待海港新城的全面开发。
由于有了这些业绩的支撑,海鸟发展拟在2002年底配股,价格在6至11元之间。有证券分析师评价,海鸟这一连串的动作,使得农凯旗下的房地产项目有了一个题材很多的融资渠道,也使得母公司的套现可能性增大。周本人则表示,海鸟现在才3000多万股,以后扩张到3亿股,每股的价格也不会低于6、7元的。
巧的是,3天后的9月24日上午,英雄股份600844发布了国家股转让的提示性公告并停牌1小时,此前仅仅被人怀疑是暗中控制了英雄股份的周正毅正式到了前台。
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正式将所持有的英雄股份43248156股即总股本的14.2%转让给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作价19927万元,即每股4.6077元;同时,轻工控股另将其持有的英雄股份45684673股即总股本的15%转让给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公司,作价21050万元,即每股4.6077元。
其实,早在2001年11月,英雄股份就已经重组,从以文教用品为主业变成了以农业和房地产业为主要方向的公司。它在花了1.4亿元向农投和农业产业化公司收购了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和上海联鑫房地产公司两个大股东的实体后,悄然转身。
从海鸟到英雄,闪电收购上市公司,再由上市公司反收购大股东资产,转型重组,出台利好,等待配股。周正毅如出一辙的操作手法表现得个性分明。难怪有不少分析者指称他的炒家味道极重。
大战金融房地产,首富会缺钱花吗?
以上种种项目,比起周正毅准备在上海静安区开发的楼盘还是不算什么。
据周正毅本人透露,农凯集团经过与近10家投资开发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竞争,买下了静安区最大旧区改造地块,准备投资50亿元发展高档住宅,预计销售额将达80亿元。该旧区改造地块位于石门路以东、北京西路以北、成都北路以西、南苏州河路以南,总占地面积17.64万平方米,需动迁居民1万多户,预计开发规模将达63万平方米,加之周边地区联动改造,5至7年后,该地区将崛起建筑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
经过简单计算,该小区如果要实现80亿元的销售额,每平方米的平均售价将为10000元人民币左右,在这个地段实现这样的价格,理论上是可行的。问题是在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房地产项目的运作中,从来以投资接手盘和开发中小型物业及写字楼著名的周正毅能否把握好其中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问题。
这个小区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不是造和卖,而首先是拆。据记者了解,该地区的居民虽然常年居住在条件并不好的石窟门里,但均对居住地段表示非常满意,因为非但离市中心非常近,而且附近餐饮、医疗、学校等设施条件均相当不错,因此相当多的人都抱有非常强烈的原拆原迁的想法。但按照现在上海市动拆迁工作的状况来看,由于最近一、二手房均涨势不停,大部分拆迁居民都选择要房子不要货币的办法,导致连市郊结合部的房源都不甚乐观,更遑论原拆原迁!
如果都采用高价货币补偿的办法,可以想象其中遇到的漫天要价式的阻力有多大。由于该地块需要动迁的居民达10000户以上,动迁补偿单价又高,每户25万元补偿的话,总数就达惊人的25亿元以上,占掉了开发成本的一半以上。从实际进度来看,周正毅拿下这块地皮已有数月,但动迁组至今没有进入该地区,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矛盾。
据记者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得到的数据,今年8月份农凯集团和该行达成了30亿元贷款的意向,投向极有可能就是静安区该地块。
而另有一位香港投资界的分析人士则告诉记者他的疑惑:一连串的收购上市公司行为和如此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会不会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周先生一再表明不会用上市公司做'抽水机',但每收购一个公司就把风险比较高的房地产项目注入却是比较难以解释的行为。从他目前可以证实的投资来看,总资产怎也到不了150亿元,最多在45亿到50亿元之间,而他借中银国际的钱就有20亿元,农凯旗下那么多地产项目,也不会没有融资,如果再借建行30亿元的话,负债率未免有点惊人。
我觉得'首富'这个称呼固然可以说明你很富,但也可以说明你很缺钱花。这位人士说,因为有钱人投资方向多,融资多,他反而会觉得有水在喉咙口的感觉。不可否认周正毅是财技惊人的高手,但玩得越来越大了也要小心才好。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故事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