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6岁英国男子本·韦而言,他过早体会到人生起伏。在不到10年间,他从白手起家的神童企业家一夜之间落魄为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再经过努力重新成为百万富翁。
本·韦日前参加英国电视4台一档“真人秀”节目,在伦敦贫民窟生活10天,自己动手打工求生。韦在节目录制完成后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与自己在商界的10年沉浮相比,在伦敦贫民窟的这10天生活带给他更多不寻常的人生感悟。
少年得志
本·韦的人生几乎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
他出生在英国德文郡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5岁时父母离异,13岁前和父亲一起生活。
上小学时,韦曾被查出患有诵读困难症,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但算不上“神童”,甚至是一些老师眼中的笨蛋,时常成为“反面教材”。
“学校里的人告诉我,我将永远学不会读书、写字。7岁那年,一位老师甚至单独把我叫到一边,向我解释为什么我今后注定一事无成,”韦回忆说。
尽管韦的阅读能力一直停留在8岁儿童水平,而且至今还不会正确拼写“商业”一词,但他的小学老师恐怕意料不到,这个“笨”学生的智商在150以上。“我非常善于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或许正是因为在诵读方面的障碍允许我(的大脑)极其迅速地消化和处理信息,”韦说。
韦11岁时,想帮他解决单词拼写难题的父母送给他一台便携式电脑。这台电脑改变了韦的人生。时值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迅猛,韦开始利用放学时间,以每小时15英镑(约合26美元)的价格为一些信息技术公司提供服务,当时他还未满15岁。17岁时,他索性离开学校,雇用3名全职员工,创办自己第一家公司,年营业额达6万英镑(约合11万美元)。
这时,一些投资商看中了韦的公司,打电话问他:“我们有很多钱,你不想赚点吗?”为了迎接投资商,韦特意把狭小办公室里的桌椅全部搬走,塞进一张大会议桌,好让自己的公司看起来更有实力。他和他们谈了自己各种想法。最后,对方问道,“你需要多少钱?”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需要2500万英镑(约合4400万美元)。”“然后他们就给了我这么多,”韦笑道。
韦随后和投资商成立合资公司,开发网络搜索引擎。公司和搜索引擎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韦氏搜索”。投资方还送给韦一套高级公寓、年薪15万英镑(约合26万美元)以及公司股份。但要真正得到这些投资,当时尚未成年的韦还得遵守一系列额外条件——不许喝酒,不许穿奇装异服,不许在晚上10点后单独出门。公司还严格限制他和异性自由交往,每个女朋友都必须接受公司审察。
就这样,韦轻松跻身百万富翁行列。19岁时,他荣膺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授予的“年度青年企业家”称号,还受邀前往白宫为美国政府“指点”移动通讯技术。
那时的韦可谓少年得志,风光无限。他在伦敦繁华区租下一套奢华的房子,每隔一天就上高级餐厅吃饭,最著名的“巴黎咖啡”夜总会成了他第二个家。
贫民生活
就在韦享尽荣华富贵之时,公司突然停止给他寄支票。韦回忆说:“最开始他们告诉我,(没收到支票)是因为开支票时出现笔误。而3个月后某一天,他们突然通知我,公司终止与我的合作项目,他们将不再给我发薪水。我那时太年轻,根本没存钱。女朋友马上离开了我。”
一夜之间,20岁的韦一贫如洗,兜里的钱还不够买一张地铁票。他只好前往伯克郡的朋友家,靠好友帮助度过了一年的艰难时光。“那一年我什么也没做,因为我尴尬于自己曾经的‘神童’身份。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失去一切其实也是一段难得的经历。这让我受益匪浅。”
此后,韦重新振作起来。他新开了一家咨询公司,逐渐积累经验和财富,再次“回归”百万富翁的行列。如今,他住在伦敦市中心梅费尔的高级公寓,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还时不时去国外度假。
不过,曾经的失败经历令韦反思。他说:“以前,我年轻,有才华,但十分惹人讨厌,更关注外表而非内在。有时,连我自己都非常不喜欢自己。”
韦渴望更多改变。此时恰逢英国电视4台推出一档新节目《神秘百万富翁》,每期邀请一名富豪,装扮成穷人,深入英国最贫困地区,干最辛苦、最底层的工作,体验穷人的困境,并找出自己认为最需要帮助的人,捐助5万英镑(约合9万美元)。韦报名参加了节目。
按照要求,他需要在伦敦东部哈克尼贫民区隐姓埋名生活10天,没有信用卡,没有移动电话,没有任何特权。他白天在一家青年俱乐部打工,晚上住在人称“杀人案英里”地盘里的一栋合租公寓内。那里治安极差,枪杀案相当多,因此得名“杀人案英里”。
“仅从表面看,哈克尼并没有让我感到有多吃惊,”韦说,“但当有人警告我别和当地人争吵,否则可能被开枪打死或用刀刺死,我实在被吓得不轻。”韦把一根台球杆藏在门后,一身冷汗地度过了在哈克尼的第一个晚上。
由于暴力随处可见,韦时刻感到危险,过得提心吊胆。但在青年俱乐部工作两天后,他开始改变看法,“这个地方接纳了我”。他甚至和经营俱乐部的“老大”乌夫成了朋友,向他学习如何有效解决俱乐部里时常发生的矛盾和斗殴事件。
“随时都有矛盾发生。任何事都能让他们大打出手——吃饭排队时站在哪里,下一局台球该谁打,谁的运动鞋最好。可能听起来很俗,但这里的确缺乏爱。这些人从小就被灌输用拳头打天下的思想,一直对这种愚蠢的观点盲目信任并引以为傲。我能理解,因为我也曾盲目自大过,”韦说。
精神财富
10天里,韦不断了解穷人的生活。他意识到,贫民窟治安问题的根源可能并不是钱,哈克尼的孩子们几乎人人有手机,也没有人吃不饱饭。症结在于他们缺乏平等的机会。
韦说:“我逐渐了解这里犯罪率为何如此高。这里的人冲动易怒,就像高压锅一样,发脾气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家庭问题、毒品、就业机会稀缺让他们变得危险,但他们本质并不坏。”
10天后,节目结束。韦把5万英镑捐款平均分成两份,捐赠给两名他认为最需要帮助的人,其中一人就是俱乐部“老大”乌夫。韦要求乌夫用这些钱在俱乐部内建一个录音棚,为哈克尼的孩子们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韦对自己的决定非常满意,笑称这是“明智的投资”。
节目结束了,但韦对贫民窟少年的关注并没有结束。如今,他坚持每周去一次录音棚。“他们更需要我的专业指导,而不是我的现金,”韦说。
他雄心勃勃地宣布,自己要做环境技术行业内的理查德·布兰森(英国维珍集团总裁),但不是为了名利,而是要效仿比尔·盖茨当大慈善家,为穷人做点事情。
韦说,在贫民窟的10天改变了自己,让他更成熟、更豁达。“我总是说,如果你想拯救世界,就要先拯救自己,”韦说,他希望“杀人案英里”的孩子们也懂得这个道理。
- 关键字搜索:
- 英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