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记(四)

 

股市以一个每天公布的价格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癌症:一放就乱,一统就死。(Getty Images)

第1章 第三节 股市涨停板与跌停板

股票市场象一台永不落幕的闹剧,高峰时人人为之兴奋,各类市场都被带动的一片兴旺;低谷时似乎一切都停滞了,许多买卖都变得难做。因此,股票市场产生不久,其显著的财富效应和对经济各领域的影响,就一直牵动着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政府高层的敏感神经。

1988年年初,春寒料峭之际,华尔街的几家投资银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的带领下组成代表团访问北京,我作为央行的工作人员参加了接待。访问期间,双方举行了关于证券市场的多次研讨。此后,中国的证券市场渐渐开始露出一些苗头。

同年我毕业到深圳工作,与我同时分配到深圳工作的还有另一个同学,名叫尹程。到央行负责证券工作。当时深圳已经发行了发展银行的股票。但是央行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员来管理这个领域。虽然只发行了一家,但是牵涉的面已经较广:市一级领导人带头买股票,很多干部都持有这个股票。有第一只就会有第二只,第三只,以至于发展出一个市场。但是整个建立市场架构 以及规则的任务,却落到我同学这样一个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身上。

尹程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利用学校里打下的一些底子,结合新研究的资料,加上到香港作了一番考察,他拿出了一些应急的建议草案。

接触这个领域的四个月以后,1988年12月,在他手上就发行了第二只股票万科,再过两个月,又发行了金田。金田的人比较会造声势,所以还在认购阶段,市民就开始表现出关注。我当时还在中行,几个同事通过我找尹程开后门买了一些原始股。这些股票几个月以后就为同事赚到钱了。

还有一只股票,走了暂时不公开上市的路子,这就是振业。尹程是当时直接负责上市审批的经办人员。权力在处长、行长手上,但是建议权却在他这个能干而深受上级欣赏的研究生科员手上。所以他掌握所有上市公司的所有资料。他告诉我这个公司“含金量太高了”,储备了大量的低成本好地段的土地,很多政府人员都要买他们的原始股。于是我想法借钱,我们都买了一些股票。不到一年,振业股票就一股拆成十股,再过几个月就公开上市。所有买到其原始股的人到赚到了相当于其投资的大约30倍的利润。这里边包括所有与振业的业务有关系得政府部门人员、各级官员、振业的内部职工,以及尹程和我。

90年以后,股票开始了一段疯涨的时期。为了避免暴涨过后的暴跌,央行决定实行涨跌停板制度,每天涨跌幅度不超过头一天收市价的10 %。由于深圳人反应迅速,此时已经是全民炒股,所以股票供不应求。有股票的人,在拥挤的柜台上买到了,就不肯再卖。于是买方就只好不断提价求购。但是每天能提升的价格是有限的,往往是早上一开市就涨到停板。于是出现日复一日的涨停板。还是有人卖出股票,每天都有。总有一部分人感到已经涨的很多了,担心跌价,所以每天都有人卖出一点来。1990年5月29日执行10%涨跌停板以后,股价干脆就每天涨10%,涨得人们都傻眼了。

央行一看不对劲,赶紧在二十天后的6月18日将涨跌幅改为5%。还是不行,市场还是按照新的涨停板幅度每天固定傻涨。又过几天,6月26日,调整为涨停幅度1%、跌停幅度5%。

接下来稳定了一段时间的每天涨1%的行情。对于看涨的股民来讲,买到就等于赚钱。我就是看涨的。我请尹程帮我介绍当时三个股票交易柜台之一的经理,他总算 帮我买到一部分股票。我这部分发展银行的股票大约是在每股五十几元买的,最高的时候涨到八十几元。每天涨停的日子长了,监管部门不知道这涨停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被这种不正常市场搞得莫名的难受与恐惧。于是11月19日又将涨幅进一步缩小到千分之五。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涨幅缩小到这一步,市场开始转向了,价格出现下跌。这时凸现出一个问题:由于跌停幅度大于涨停幅度,所以整个制度存在鼓励跌价的倾向。为纠正这个倾向,12月14日将跌幅调为1%,再过十几日,1991年1月2日,涨跌幅归于统一,均为千分之五。

到现在读者想必已经琢磨出点味道来了:股票市场这条河,也是在摸着石头过;可总也摸不着石头!一开始没走对路子,以后就怎么也不对路啊!

千分之五,总算把市场管住了。但是,与政府同样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股民们,就觉得市场太淡静了:股市以一个每天公布的价格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癌症:一放就乱,一统就死。价格死了,股民用脚投票,卖股票走人了。但是卖也不好卖,因为价格跌得不够,没人买。于是,深圳股市的梦魇出现了:价格每天跌。

每日涨的时候,监管部门很难受。一旦止涨向跌,监管部门发现还是很难受,也很恐惧。市场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最后,决策层只好采取最后一招:8月17日,深圳股票全部放开价格限制。此时我的发展银行股票还在手上。还记得站在证券公司的大厅里仰头盯着行情公布屏幕的情形:发展银行的价格象自由落体一样往下面掉下来,掉下来。。。我能感到心在下沉。。。最后止于13元!

时值另一件事情需要现金之际,我亏本卖掉了发展银行股票。当然,一年以后,振业又为我赚回来了。(未完待续)



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辛纯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