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
圣诞节的另一个主角是家乐福、沃尔马这样的大超市。他们为了圣诞节而装扮一新,提供正宗的圣诞节用品,从红色的圣诞帽到绿色的圣诞树。
如果你想在中国过一个地道的圣诞节,那么,来家乐福吧。
和他们那些脆弱的中国竞争对手相比,这些来自西方的零售业"巨兽"所拥有的优势并不仅仅是在圣诞来临的时候才展现出来。
恐怕没有一家中国零售企业能够向沃尔马或者家乐福那样将成本降到最低:全球范围的供货、配货,绝对数字化的管理,以及更重要的,对供货商近乎"残酷"的"盘剥"。
无效限制
中国政府对外资零售业的限制是严格的,但几乎也是毫无效果的,沃尔马的分店开到了遥远的云南,家乐福将自己第1000家分店也选择在了北京。他们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廉价的商品、正宗的圣诞节,还有对中国本土零售业的无情绞杀。
就在这个月,一份北京的都市报纸报道了一条小消息,因为传说家乐福要在北京北部一个庞大的居民区开业,结果这个传言导致一些中国超市纷纷撤离,因为他们都无法与家乐福抗衡。
如果有兴趣做个调查,恐怕每个家乐福或者沃尔马周边几英里以内的小零售店店主都会向你描述这些庞然大物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恐怖。
但是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因为在这个月,中国开始大规模纪念他们加入WTO五周年,美国派出了以财政部长保尔森为代表的超豪华代表团和中国政府会谈。这些珠光宝气的纪念和活动似乎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和那些中国超市的逃离一样,这些故事不过是一枚硬币不同的两面。
加入世贸的尴尬
美国非常直白地表示要进一步撞开中国的市场,而中国的官方媒体一再宣传加入WTO之后中国取得的成绩,就在前段时间《人民日报》还发表文章,劝慰中国人说目前在中国的外资并购并不危险,而且人均水平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加入WTO,就是加入了一场游戏,但这绝对不是政府宣传中的那种四处都是"win-win"的充满和谐的游戏,而是有输有赢,甚至是激励竞争的游戏。
可是,中国大豆行业在短短几年内便几乎全军覆没的教训好像很多中国人并不清楚。而中国对农业的保护远不如日本,面对家乐福、沃尔马这样的零售业巨兽,中国对本土零售业的保护也不如印度。
即便是在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它们对小零售店的绞杀,政府也会对它们的经营做出一些限制。
不过,在中国谈论这样的话题经常会陷入一种尴尬之中。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仅仅局限在经济层面的,这就在人们心目中划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等号,即支持融入全球化就是坚持开放政策。这样的等式会让很多人思维错乱。
今年,美国风险投资商凯雷集团打算收购中国重工业设备制造商徐工集团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一些学者和媒体在讨论这样一起经济案例时,一下子就上升到了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甚至是左倾还是右倾这样的政治高度。
这几乎让旁观者都有些喘不过来气,而深陷其中的中国人又怎么能更好地在全球化这场艰苦的游戏中务实地出牌呢?
- 关键字搜索:
- 家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