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星北(1907~1983),江苏人,物理学家,曾任教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
物理学家束星北有时似乎更像一名侠客。这条彪形大汉,“只要用一个手指就能把人提起来”。他操一口苏北口音,嗓门洪亮,腰板笔挺,像军人一样。
他曾这样为数学家苏步青打抱不平。一次“运动”中,浙江大学“节约委员会”无中生有,把苏步青定为“贪污”典型。束星北直接闯进办公室,对“节约委员会”主任骂道:你知道苏步青是什么人吗?你们算什么东西!说罢,把对方揪起来,一拳打出几米开外。结果,他被以抗拒“运动”的罪名大加批判。
在浙大任教时,有人告发他倒卖大米,发国难财。他认为受到诬蔑,于是用毛笔写了“挑战书”,贴在校园里,请对方“在学生食堂门口当众向我道歉,或者与我进行辩论”。
“他身上每一个棱角都异常锋利鲜明。”《束星北档案》的作者刘海军说。
他会为了实验设备的问题,与学校的总务主任大打出手,把对方的脸打肿。而看到学生衣服单薄冻得发抖,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棉衣。
他还享有“束大炮”之称。第一次见蒋介石,他上来就质问抗日政策,让蒋很下不来台,讷讷几句,挥袖而去。这次“放炮”的结果是,他主动辞去了 国民党军官学校的教员职务。
不过,束星北并不只是一个单纯好斗的侠客。在刘海军看来,他的反抗意识建立在理性之上,“是他骨子里的科学品质和科学家精神造成的”。这种科学品质,“便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是同谬误邪恶水火不相容的东西,这样的精神贯穿了他的生命。”
在学术上,束星北严谨认真,只要发现问题,不管对方是谁,一定要当面指出。“画叉”成了束星北反对学术谬误的惯用方式。他常在别人的演讲中径直走上台去,在黑板上写错的地方用粉笔画叉,弄得人下不了台。到后来,在学术报告会上,主讲人一看见他在下面坐着,都会心惊胆战。
给学生讲课时,他举止随意,说话直率,常坐在课桌上高谈阔论。然而,他的学生给别人上课,他却会偷偷站在外面,记下错误之处,然后推门进去,一边画叉,一边斥责,一讲就是几个小时。面红耳赤的学生站在一边,他毫不理会。久而久之,他的学生讲课时,一听见教室外有脚步声,就变得很紧张。
即使在学术之外,他的反抗精神也很强烈。他黑白分明,不管大小批斗会,从不假意低头,而是积极写信辩白。
采访中,刘海军一直试图把束星北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来刻画。不过,他的意图引起了束星北学生们的警惕。在他们看来,束星北的性格,在当时知识分子身上并不鲜见,只是他表现得较为典型。
一个场景令许多人难忘:束星北和好友、物理学家王淦昌一起给学生开课,一个在上面讲着,另一个就在下面冷言冷语地批评。有时候耐不住了,干脆跳上讲台,用粉笔互相画叉,各说各的,喋喋不休,最后变为争吵、叫喊,怒目相向,面红耳赤。
“那个时代有适合束星北存在的社会环境。”刘海军认为。师生可以互换位置,教授和领导也没有界限。 浙江大学西迁时,束星北跟在校长竺可桢身后,不住地唠叨校长的过失,竺可桢只是一笑而过。
“而如今,知识分子单一的形象和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了,诞生束星北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刘海军感叹。
一生坚持“独立之精神”的束星北,后来果然寸步难行。
尽管在自己门上写了“请勿进门。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70条”的字样,他仍然被抄家。尽管他手里拿着宪法,不停地摇动,也无济于事。
后来他被下放“改造”,修水库,扛泥料,扫大街,洗厕所,唯独不得从事物理研究。当好友和旧同事被调去参加新中国原子弹研究时,这名中国核物理学研究的先行者,却逐渐被人淡忘。
有一天下了大雪,束星北穿一身黑色棉衣棉裤,佝偻着身子扫雪。儿女惊讶地发现,在路两旁没有清扫的雪地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符号 。
物理学家束星北有时似乎更像一名侠客。这条彪形大汉,“只要用一个手指就能把人提起来”。他操一口苏北口音,嗓门洪亮,腰板笔挺,像军人一样。
他曾这样为数学家苏步青打抱不平。一次“运动”中,浙江大学“节约委员会”无中生有,把苏步青定为“贪污”典型。束星北直接闯进办公室,对“节约委员会”主任骂道:你知道苏步青是什么人吗?你们算什么东西!说罢,把对方揪起来,一拳打出几米开外。结果,他被以抗拒“运动”的罪名大加批判。
在浙大任教时,有人告发他倒卖大米,发国难财。他认为受到诬蔑,于是用毛笔写了“挑战书”,贴在校园里,请对方“在学生食堂门口当众向我道歉,或者与我进行辩论”。
“他身上每一个棱角都异常锋利鲜明。”《束星北档案》的作者刘海军说。
他会为了实验设备的问题,与学校的总务主任大打出手,把对方的脸打肿。而看到学生衣服单薄冻得发抖,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棉衣。
他还享有“束大炮”之称。第一次见蒋介石,他上来就质问抗日政策,让蒋很下不来台,讷讷几句,挥袖而去。这次“放炮”的结果是,他主动辞去了 国民党军官学校的教员职务。
不过,束星北并不只是一个单纯好斗的侠客。在刘海军看来,他的反抗意识建立在理性之上,“是他骨子里的科学品质和科学家精神造成的”。这种科学品质,“便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是同谬误邪恶水火不相容的东西,这样的精神贯穿了他的生命。”
在学术上,束星北严谨认真,只要发现问题,不管对方是谁,一定要当面指出。“画叉”成了束星北反对学术谬误的惯用方式。他常在别人的演讲中径直走上台去,在黑板上写错的地方用粉笔画叉,弄得人下不了台。到后来,在学术报告会上,主讲人一看见他在下面坐着,都会心惊胆战。
给学生讲课时,他举止随意,说话直率,常坐在课桌上高谈阔论。然而,他的学生给别人上课,他却会偷偷站在外面,记下错误之处,然后推门进去,一边画叉,一边斥责,一讲就是几个小时。面红耳赤的学生站在一边,他毫不理会。久而久之,他的学生讲课时,一听见教室外有脚步声,就变得很紧张。
即使在学术之外,他的反抗精神也很强烈。他黑白分明,不管大小批斗会,从不假意低头,而是积极写信辩白。
采访中,刘海军一直试图把束星北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来刻画。不过,他的意图引起了束星北学生们的警惕。在他们看来,束星北的性格,在当时知识分子身上并不鲜见,只是他表现得较为典型。
一个场景令许多人难忘:束星北和好友、物理学家王淦昌一起给学生开课,一个在上面讲着,另一个就在下面冷言冷语地批评。有时候耐不住了,干脆跳上讲台,用粉笔互相画叉,各说各的,喋喋不休,最后变为争吵、叫喊,怒目相向,面红耳赤。
“那个时代有适合束星北存在的社会环境。”刘海军认为。师生可以互换位置,教授和领导也没有界限。 浙江大学西迁时,束星北跟在校长竺可桢身后,不住地唠叨校长的过失,竺可桢只是一笑而过。
“而如今,知识分子单一的形象和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了,诞生束星北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刘海军感叹。
一生坚持“独立之精神”的束星北,后来果然寸步难行。
尽管在自己门上写了“请勿进门。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70条”的字样,他仍然被抄家。尽管他手里拿着宪法,不停地摇动,也无济于事。
后来他被下放“改造”,修水库,扛泥料,扫大街,洗厕所,唯独不得从事物理研究。当好友和旧同事被调去参加新中国原子弹研究时,这名中国核物理学研究的先行者,却逐渐被人淡忘。
有一天下了大雪,束星北穿一身黑色棉衣棉裤,佝偻着身子扫雪。儿女惊讶地发现,在路两旁没有清扫的雪地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符号 。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束星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