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生活写真

芝加哥大学生活写真

很久没有提笔了。打开word,还可以看见前一篇文档保存着“orientation”的标题,标题下是白纸一张。Orientation是指美国大学开学前对入校新生进行的适应性介绍各引导尝,一般为期一周,有学校各个科系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千种学生团体机构招新、熟悉校园等等。新生都会在衣服上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名签,手抓着地图,努力辨认着东西南北,从一个reception奔向另一个workshop,不亦乐乎。美国大学里的学生是很多样化的,来自没国家、不同年龄的人穿梭在校园中,都是好奇地四处张望,都是咬着音念对面走过来的异国同学的名字打招呼,都是排着队领免费的午餐盒,然后捡块草地,盘腿坐下来吃。偌大的芝大校园,气氛热闹又友好。

在Orientation里,我头一次知道了什么是Social Hour,什么是Brown Bag。Social Hour也叫Happy Hour,是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社交的时间。而Brown Bag则是指美国这边专门用来装仪器和饭盒的褐色厚纸袋。Brown Bag的活动一般是一个座谈会,让与会者自带午餐。在从密密麻麻的校历和宣传资料中挑选想要参加的活动,体验芝大气派古典的哥特式建筑的这一周里,我以为美国大学里的生活就是这样轻松的。我常常停下脚步,高兴地看建筑上雕着花纹的窗子和路边草地上嬉戏的松鼠赆里一派明净,觉得在国内读GRE和申请的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那Orientation标题下的一张白纸,盛着我乐滋滋的心情。

然而开学后的现实生活彻底打翻了我Orientation时乐观的幻想,繁重的学习任务扑面而来,不容我有任何的喘息。记得还是在我 Orientation的时候,中学同学帆从位于麦迪逊的威斯康星大学过来看我,说学习太忙太苦,几乎没有看风景的时间,我还笑说不可能,现在算是尝到了厉害。其实我们一个季度只有三门课,可是每一门课都有长长的Readign List,老师上课没有固定的课本,都是综合Reading里的素材做成幻灯片,上课只有认真听、拼命记笔记才行。大约一两个星期有一个 Assignment,微观经济学是做Problem Set,而政治经济学是根据课内的各种原理写现实案例的Memo。每次不读通书、想清楚,是不可能完成作业的。

很快大家就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恐怕永远都读上次的,总是落在进度的后面。班里兴起了Study Group的风潮。我们从中国来读公共政策的有7个人,在安达信和德勤干过5年的洁很快给大家分配了阅读任务。每人读一部分,写出概要,再发给其他人。倒是快了许多,只是读后面章节的人会因为没有读过前面的部分而不知所云。对了,这里的书还奇贵,一本中等大小的书往往是50美元左右,想一个人买下所有需要的参考简直是不可能的。大家有的从图书馆借,有的复印,但是那最抢手的几本书常常会被人recall,在每个人的手上总呆不过两三个星期。好在图书馆系统是方便而发达的,每人每次借的书数目不受限制,如果没有别人recall的话,一次借出加续借的时间可以长达一两个季度。图书馆都很大,到处都是联网的计算机,人却是稀稀拉拉的几个,国内占位置的状况几乎不可想象………

因为芝大是Quatrer制,一门课要在10周内上完,密度可想而知,尤其是期中和期末考试都来得很快。考我选修的国际关系,老师一点重点和范围都不划,说是期中前布置几十篇文章和所有讲义都有可能考到。大学都准备得很辛苦,想想还是国内读书要轻松些。上课的时候看小说,下了课忙别的事情,只有到考试之前才打开簇新的书本,也往往是老师在教科书上番勾画,熬几个通宵了事,这一切在号称教育轻松的美国倒成了不可能。文科主要还是阅读和写作,理产学生则更辛苦,是要不足日整夜泡在实验室里,连周末也不例外。

除了繁重的学业,这里活动也很多。每天我在芝大的E-mail信箱里都会收到很多信。寄自不同的mailing-list。公共政策学院的,国际学生办公室的,芝大就业服务中心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以及我参加的其他各种组织团体都会发各种活动事宜的通知,从足球赛到讲座、派对、林林总总。我还在帮国际公寓的Program office(活动办公室)管理公寓的学生的mailing-list交织网里,可有进我仍会觉得迷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看不清眼前的一切是怎么回事。

记得在Orientation的时候,住在我隔壁的比利时女孩Karina还嫌Orientation的时间长,说我们已经被“Over- Orientation”了。Orientation还有远远不够的,恐怕是“Under-oriented”更为贴切。对我这个中国学生来讲,尽管几个月过去了,在这所大学,在这个美国环境里的定位也才刚刚开始。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