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不谈人事变动只谈和谐社会理论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这次为期四天的高层会议主要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分析人士认为,《决定》将把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和谐社会理论作为中共新的指导思想并在十七大时进入党章铺平道路。
对于种种高层人事变动传闻,这名研究中国政治的学者认为,六中全会应该不会在高层人事安排上作出大的调整,也不大可能出现中央空降大员到上海去当“一把手”。因为相对于人事变动,胡锦涛更看重和谐社会理论对中共全党的指导意义,不会让人事变动冲淡和谐社会这个主题。

据了解,包括中共九名政治局常委在内的300多名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以及列席全会的中纪委常委等出席了六中全会。全会将在11日闭幕,闭幕当天将发布公告,公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宣布将在2007年秋天举行中共十七大。

中共中央上月24日免去了陈良宇的上海市委书记职务,同时“停止”他的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预计六中全会可能宣布撤销陈良宇的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职务,但鉴于调查陈良宇案件仍需要一段时间,六中全会不会对陈良宇的问题下定论。

《联合早报》报道认为,胡锦涛等高层领导更看重的是和谐社会理论能否得到全党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按照官方透露的信息,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要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比起空洞的“共产主义”以及模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显然更贴近普通民众的想法,也更有可操作性。

官方媒体和学者近来也在努力拔高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发表文章说,中国正处在一个和谐提升、历史跨越的极其重要的时刻,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出来,是中共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更将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到与共产主义并列的高度。他说:“我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争取社会和谐而奋斗。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这种伟大奋斗的现实表现。”

对于目前处在“矛盾突显期”的中国,和谐社会目标中的公平正义犹为重要。预计六中全会除了在宏观上阐述和谐社会的蓝图外,也将研究如何从体制上、机制上来保障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重点领域进行改革,让弱势群体看到更多的希望。

官方媒体近来也主动提出要防范由腐败官员、不法商人以及某些垄断企业组成的“特殊利益集团”。

近些年来,民众对特殊利益集团操控政府、垄断市场,造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医疗、教育、住房费用高涨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日益不满。这种带有官方背景的“特殊利益集团”已成为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不安定因素。

香港《文汇报》援引分析人士说,六中全会之后,官方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鼓励市场竞争的同时,采取具体措施抑制和防范由此衍生的“特殊利益集团”;参考西方国家的经验,着手建立更完善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以进一步达致社会公平。


胡锦涛作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


备受瞩目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向中央全会做工作报告。据传,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将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向大会做说明。

根据官方报道,作为六中全会主要议程之一,胡锦涛受政治局委托向中央全会做工作报告,报告内容涉及一年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总结和未来的工作部署。中央全会将针对这份工作报告展开讨论,并在全会公报中对政治局一年来的工作表现给予评价。

六中全会的另一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香港《文汇报》消息说,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将就这份《决定》稿向全会做说明。不过,这一消息未经官方证实。

据了解,《决定》稿的起草是由中央书记处牵头,曾庆红是起草负责人。此前,曾庆红曾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稿作过相应说明。六中全会闭幕时将就《决定》内容发表公报。

观察人士分析,六中全会将对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产生四大影响。高层将在推动阶层协调和改善民生上着力,同时加快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转型,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确保中央权威和执行力。

首先,中共将以更大的力量来推动阶层和谐。包括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助力度,缩小贫困差距和社会不公正,拓展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渠道。

而就当前的重点而言,一是要吸纳新社会阶层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参与,因为在未来的橄榄型社会中,新阶层将成为主体;二是抑制和打击特殊利益集团,维护社会的公平竞争和良性秩序。

其次,民生指标将被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加快解决教育、卫生、医疗、住房、就业等关乎民生的难题。

其三,推动政府转型,政府将逐步从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淡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另外,和谐社会,也必须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在今年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执行力”的概念,即确保中央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加强宏观调控,做到政令畅达,改变“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现象。

近期,在内蒙古电站事件、河南圈地事件以及上海的陈良宇案中,一大批高官被整肃,显示了中央在这方面的力度。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