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民俗婚礼轰动县城 公公扮牛儿媳持鞭赶牛(组图)

 2006-09-28 23: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逗得亲友哈哈笑

 

“犁田”之前先吃草

 

儿媳扶犁笑开颜

 

昨中午,璧山宾馆有新人成婚。20岁出头的娇美新娘身着喜庆红褂,手持细竹鞭,扶住犁具,在县城大街“赶牛犁田”。

  “牛”是人扮的——一个年过半百的男子。他肩挎犁具,头戴草帽,脸上涂着红油彩,嘴里衔着一撮鲜草,在众亲友的簇拥下,乐呵呵地走在大路上。

  “莫非他是新郎?‘老牛吃嫩草’?”围观人群里发出惊叹。

  “乱说!这是当地农村闹新婚的民俗:小媳妇逗老人公!”知情人解释——正是这场仅仅10分钟的民俗插曲,却让城里人开了眼界,从而轰动了璧城。

  公公操办民俗婚礼

  新人名叫冯暑、李远珍,策划操办婚礼的是冯暑的父亲冯大吉。

  老冯今年52岁,生在璧山县城,长在大兴镇农村,自学成为建筑工程师。冯暑乃其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因不忍母亲牵挂,辞职返家,如今进修土木工程,准备子承父业。

  当然,冯暑返渝的另一原因就是结媳妇——媳妇李远珍可是老人们“千挑万选”撮合的。“虽是农村姑娘,但相貌好,为人实在,人品淳朴,热爱劳动……”提到小李,小冯笑得合不拢嘴,老冯更是相当满意,承诺要给新人办一台带有民俗情趣的婚礼。“让他们懂得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席言子羞煞新人

  中午,婚宴上,老冯被要求来段具有农村习俗的“四言八句”(即兴顺口溜)。这可难不倒老冯,一开口就让数百来宾笑翻了场:“本人长年奔波施工现场,很少有时间钻进书房;一喊上台讲话,我就手忙脚忙……”

  “再来一段!”起哄声此起彼伏。老冯赖不过,被强烈要求送个祝福给儿子儿媳。老冯想了想,张口就来:“一笼帐子四个挂,祝福儿孙满堂一坝坝……”

  一席言子羞得新人满脸红霞飞,连婚礼主持人也自叹不如。老冯连忙打住:“‘四言八句’只是图个欢喜热闹。”

  公公扮牛儿媳“犁田”

  婚礼的最高潮来自“公公扮牛、儿媳犁田”。

  中午1时,酒过三巡。亲朋好友拽着新人和亲家来到宾馆门口,迎亲车队取出了早已备好的犁具、绳索、竹鞭、鲜草。

  “冯大哥今天跑不脱!”亲友们生拉活扯地给老冯套上绳索和犁具,新郎小冯欲代替,无奈被长辈亲友挡开。“就是要小媳妇逗公公才叫闹新婚。”

  说罢,众亲友将竹鞭交给新娘,让老冯口衔鲜草,开始上街“犁田”。新娘最初死活不接,老冯扭过头笑说“暗语”:“就照昨天给你们小两口说的做。”

  昨天说的什么?老冯事后说,知道亲友要闹新婚“刁难”他们,他前晚专门找儿子儿媳做了思想工作,目的就是让后辈们放开点,不要拘束,因为越扭捏越要被刁难。就这样,公公扮的“老黄牛”,在亲友们的“押送”和小媳妇的“指挥”下,开始绕宾馆一周的四条大街和中心转盘“犁田”。亲友们不停地催促新娘子竹鞭赶“牛”,但竹鞭却直往众亲友身上落。众亲友不满足,找来红油彩,给“牛”脸上涂红,还找环卫工要来一顶草帽,盖在了“老黄牛”的头顶……

  县城里的人哪里见过这个架势和阵仗,不多时,街道上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围观人群。有些摊贩一度停下生意,来凑热闹。公路上的三轮车和出租车更是奔走相告:“璧山宾馆的婚礼最有看头!”——原来,昨日,璧山县城举办婚礼的还有两三家。

  图的就是喜庆闹热

  由于担心阻碍交通,“犁田”只持续了10分钟,但的哥们的宣传已经不可估量,在祥和大酒店、县公安局等远离璧山宾馆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了这段闹新婚的插曲。

  “为何会有这样闹新婚的插曲?也有人认为这是对长辈的不敬。”

  面对记者提问,老冯笑了笑说,这是当地农村婚礼的习俗,解放前就有,他以前参加亲友晚辈的婚礼时,也这样闹过多次;儿子儿媳的婚礼有这个插曲,也是他策划并预料到了的。“就是图个喜庆和闹热,按老辈人的说法,还是通过劳作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只是希望他们懂得生活,踏实做人,对长辈要孝,对朋友要忠。”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