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IT业造假生态群:惊人利润导致虚假繁荣
在深圳一带,围绕IT产品的造假产业链已非常成熟。从原材料供应,到各个环节的仿冒及组装,再到最终的销售,这一产业链的复杂程度毫不亚于任何一条正规IT链条。在尝试了两个月的“电子商务”之后,从事手机配件买卖的小林被迫关掉了网店。
现在网上受欢迎的低价手机及配件,基本都是假货,原装的东西反而出不了手。”小林向《财经时报》投诉说,“更可怕的是,因为造假者水平太高明,有时就连卖家也分不出真假了。”
实际上,像小林这样的失望情绪,也开始在整个IT业内快速弥漫。
近年来,围绕IT产品的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已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涉假产品也由传统的内存、U盘、硬盘等PC配件,向MP3、手机等通信数码领域蔓延,甚至连路由器、交换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产品,也难以逃脱造假者的“黑手”。
其中,手机产业无疑是IT造假最大的牺牲品。据资料显示,黑手机目前已占整个手机市场份额的1/3,销量在1500万台左右,销售额在300至500亿元之间。
而毕马威去年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全球每出售10件IT产品,就有一件可能是冒牌产品,全球科技企业因此每年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该报告更声称,中国为全球IT假货的最大发源地。
IT假货如何产生,为何假货能够以假乱真,这些假货又最终如何进入消费渠道?《财经时报》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造假产业链揭秘
陈健庆是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法人。不久前,他刚刚申请到某款手机配件的专利号,市面上就已发现了该款产品的假货。
3个月!新产品一推出,假货不到3个月就已经铺天盖地!”陈健青在电话里难掩愤慨之情。
陈通过各种渠道,对这些假货来源进行了调查,并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但遗憾的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三年前,大家做假货至少还偷偷摸摸,而现在基本公开化了,而且司空见惯,投诉没有任何用处。”陈抱怨说。
据陈健青透露,这类围绕IT产品的造假工厂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一带,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分工模式,从原材料供应,到各个环节的仿冒及组装,再到最终的销售,这一产业链的复杂程度毫不亚于任何一条正规IT链条。
造假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是“订单”。一些熟悉市场和销售的人士,以及部分品牌代理公司,如果看好某款IT产品,便会找到组装工厂要求批量进货。“不管是什么产品,只要好卖,或者广告投放多,他们都能定货。”陈说。
接单的组装工厂一般比较隐蔽,有的连工厂名称都没有,但也不乏某些大品牌的OEM代工厂。他们在接到“订单”后,又会将“包”拆分给其他周边企业。
其中,破解芯片及软件因为“技术含量”较高,一般会交由某些技术高手或者工作室完成,这类人或工作室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两个高科技发达的地区,其他地区并不多见。
而线路板的仿制则由本地的PCB设计公司完成,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抄板”:设计公司将原装的线路板一层层剥下来,并利用扫描仪等高端设备将之一一扫描,从而设计出几乎一模一样的线路板。
制作模具图的工作则由一些外观设计公司完成,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抄数”,也就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直接将原装产品的外观数据扫描进电脑,并通过数字化操作直接生成模具图。
在完成上述工序后,组装工厂即可向上游企业购买芯片、元器件等材料,并很快组装出大批假冒产品。根据仿冒程度的相似程度,这些假货又分为“高仿”
和“普通仿”两类。其中,前者无论在外观还是功能方面,都达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
假货在出厂之后,再经由深圳华强北远望数码城、通天地通信市场和明通数码城等几大电子市场对外分销,进一步发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大集散中心,最后再由这些地方向周边城市辐射。
惊人利润导致虚假繁荣
最近,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通过突击检查,一举端掉了多个地下手机加工窝点,查获了大量假冒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手机。同时还查获了一个专门假冒思科产品的窝点。
稽查大队工作人员经调查发现,这些IT假货的利润十分惊人,比如超薄的摩托罗拉V3,黑货一般成本只需500元,一手批发卖700元,二手批发卖850元,最终市场价则高达1200元!几乎每个环节,都可获得正规产品两倍以上的利润。
同时,一款全球最顶级的Vertu手机,在北京大商场的售价可能超过10万元,一款“高仿”的Vertu手机在网上仅叫卖4800元,但其生产成本甚至不到1000元。
可以说,造假的惊人利润,无疑是导致国内IT业热衷造假的一个根本原因。
这些假货成本很低,又不用投入品牌推广费用,更无需对售后负责,因而价格可以很便宜,在市场上也卖得很快。”陈健青告诉《财经时报》说,“相比起自创品牌,这肯定是最省力的赚钱方式。”
然而,这也是最令消费者“受伤”的赚钱方式。9月20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的全国投诉排名显示,在总量达10473件的各类投诉中,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视皆因投诉量超过700件而“荣登”前三位,其中,假冒手机导致的投诉尤为普遍。
巨大的利润刺激同样也导致了手机及电子卖场的虚假繁荣。几年来,深圳市电子卖场已由过去的一家,增至目前的五六家。
据资料显示,2005年,远望、通天地、明通三家卖场实际成交额均突破900亿元,赛格电子卖场的成交额更突破1200亿元,深圳市电子商品交易突破4000亿元。其中,假冒IT产品“功不可没”,光深圳冒牌MP3的每天发货量就达到数十万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华南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haQ